有那錢找兩個鮮肉小花圈一波錢他不香嗎?
找幾個戲骨演員整點內涵深刻的片子叫好叫座他不美嗎?
幹嘛要往國產科幻這個無底洞裡扔。
因此,即使大劉最有名的長篇代表作,早些年得獎之後的影視改編權價格也就在百萬左右,還是周邊開發權和電影改編權打包的那種。
這些中短篇作品就更低了。
關鍵是不少人買走了版權之後,就沒了下文。
沒有就經過市場的驗證,剩下的版權就更賣不上價。
這個時候居然有人跳出來,以平均百萬一本的價格,買他剩下的那些作品的改編權,大劉承認,他的心亂了。
而這還只是單本書去談的價格,四本書的價格區間最終也就在400450之間,跟600還差了一個數量級呢。
連球狀閃電這本書的價格區間都只在130180之間,流浪地球這樣兩三萬字的作品,怎麼也不值150吧,田一這個報價擺明了是誘惑他們把流浪地球拿回來,打包進去一起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笑盈盈的給自己倒了杯茶,田一道:“劉老師覺的怎麼樣,我們的誠意還算足夠吧。”
下意識再次看了一眼經紀人,大劉發現他也正在看著自己。
大劉心中瞭然,這種事最終還是要他自己做決定。
成名多年以來,他早已經不像曾經那麼缺錢,600的價格雖然很高,但還不至於砸的他連腰都直不起來。
他沉默的是,這次是不是一個真的值得去把握的機會。
雖然捨得花錢賣版權,跟能不能做出好作品是兩碼事,但捨得花錢至少能證明他們是有能力做出好作品的。
成名之後,他已經很久沒有寫過東西了,沒有了那種環境之後,他也很難在將心思放在寫作上。
連雨果獎都拿了,還讓他像以前那樣整天趴在案頭上跟自己較勁,本來也不現實。
中國科幻第一人的名頭,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枷鎖。
頂著這樣的名頭,他也許以後再也寫不出來能超越之前作品的東西,那他該怎麼辦呢?
怎麼才能證明他依然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科幻第一人。
這個問題大劉自己也想了很多遍。
唯一能找到的答案,就是繼續挖掘之前作品的潛力和價值,讓它們能持續保持影響力。
影視化改編是一條很好的道路,但他是個外行。
所以他需要合作者。
一個有能力還有實力的合作者。
同樣給自己倒了杯茶,大劉輕輕抿了一口,“挺好。”
喜歡每天努力一小時請大家收藏:()每天努力一小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