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進來。”
梁召兩隻腳翹在桌子上,正笑容滿面的打著電話。
秘書欲言又止。
梁召捂著話筒看向她。
秘書將一條新聞在他電腦上開啟。
關於之前傳了有一段時間的《來自星星的你》電視劇正式立項的訊息。
跟電話那邊說了幾句之後,梁召掛了電話,看著整理好的各種資料,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
李顯另闢蹊徑的角度,讓他這段時間的曝光根本就沒停下來過,不管是《那些年》還是《來自星星的你》只要是宣傳,那就少不了提到他的新電影。
看著《齊天大聖》的相關搜尋指數每天都在昂揚的向上,他是又羨慕又憋屈。
羨慕的是,這種得花大價錢才能搞來的熱度,李顯都沒費什麼勁就能遠遠不斷。
憋屈的是,這種事根本學不來,雖然他們這邊也想盡辦法的咬緊熱度,但是刻意的痕跡還是露了出來,現在網上已經漸漸有人噴他們不要臉了。
更不要提後續一連串的手段都被憋在手裡用不出來。
現在好不容易等到那些年下映,那邊又接上了電視劇立項的訊息,雖然因為演員還沒公佈,導致熱度不高,但是也算勉強填補了曝光空白期。
這要是再不抓住機會,繼續拖延下去可就要影響後面的計劃了。
梁召心裡微微有些泛酸。
看著新聞上寫的,這部電視劇初步預估,製作成本控制在兩個小目標。
兩個小目標啊,就算請那些特別貴的流量明星,加上電視劇中會有一部分古裝戲以及特效,按四十集的數量計算,單整合本500萬,跟那些動輒千萬的古裝神劇比不了,但是也能拍出一部質量不錯的都市劇出來了。
如果他們能不要臉一點,憑藉演員和動畫的熱度,在電視劇裡多賽點貼片廣告和贊助,恐怕開拍前都能收回大半成本,剩下的就是純賺的了。
這麼一想,他們辛辛苦苦一兩年,也就賺了那麼點錢,還得冒著這麼大的風險,真的挺讓人絕望的。
將這種一閃而逝的情緒壓在心底,梁召下定了決心。
既然你們賺錢這麼輕鬆,那順帶著拉別人一把也不算什麼吧,這個熱度就讓我們蹭一蹭好了。
……
“針對日前某部熱門改編作品,有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聲稱,這不是動畫行業優勢內容的對外輸出,而是某些製作公司,憑藉高超的營銷手法取得的又一勝利,根據該知情人士透露,某製作公司在極力壓低製作成本的基礎上,透過高昂的營銷費用,做高作品成績,為自己打造文化名片,意圖獲得資本的青睞,目前看來,這種策略已經取得了成功……”
新聞裡還有板有眼的拿出某海外知名作品說事,每次播放量飆升的背後,都有哪些影片博主的推薦以及引流,效果如何,花費在多少云云。
這無中生有的水平,能讓八卦小報淚流滿面。
李顯早就嚴陣以待的宣發團隊迅速運轉起來,在他們的反擊出來之前,這些髒水必須要想辦法稀釋一下。
不過那邊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隨著這條新聞的出現,更多的“業內同行”紛紛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