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熊貓之外,國內終於又有了一個能向全世界輸出的文化作品了!!”
“單集最高播放量已經破了三億,牛批撕裂)!!!”
“歡迎關注一集抵別人一季系列。哎呀媽呀,光念這句話都覺的扎心,為那些陰溝裡扒飯的默哀。”
“說個笑話,《馬莎莎和熊》沒資格入選推薦播出優質片目[微笑][微笑]”
——“樓上又在瞎雞兒黑,不累嗎?二營長,他孃的把老子的義大利麵端上來,讓前面的兄弟墊墊肚子。”
——“我現在更期待《齊天大聖》會做成什麼樣了,製作花絮都看了八遍,什麼時候有新的內容可以看啊?”
——“《齊天大聖》還早,推薦樓上的看看之前的幾部tv動畫,要是不喜歡,米粒好像還有一部新的科幻系列短片快出來了,剛開始宣傳,效果也很炸裂。”
這一波宣傳,還是沒有將矛頭對準那些競爭對手,而是繼續保持著穩定擴張自身影響力的節奏。
三方聯動的效果初現端倪,每個群體都能圈定住一部分核心粉絲,然後開始在長期培養的口碑中相互影響滲透。
目前大家的宣傳都還在比較初級的階段,想找到明顯的漏洞和不足是很難的,他們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才能下手。
在這個過程中,漸漸的將米粒動畫是個良心製作團隊的概念灌輸進網友腦子裡是個不錯的主意。
……
梁召在跟彭浩合計怎麼碰上去的時機選的非常合適。
在李顯的第二個宣傳片釋出大半個月之後,正是舊力已盡,新力未生的關鍵點上,大量的新聞開始集中捆綁出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比如一些媒體的採訪稿裡面,名義上是對《天宮》演員的訪談,但是下面放的劇照旁邊總是要帶上《齊天大聖》的動畫形象對比。
下面的評論轉發什麼的,總會有那麼幾個身影,冒充腦殘粉在裡面反覆橫跳,極盡鄙視之能事。
比如還有一些娛樂媒體,開始扒拉歷史上那些有名有姓的孫悟空形象,搞一個什麼最受觀眾認可的形象排名,《天宮》的主演形象總是會佔據最顯眼的位置,然後將動畫版放在稍下一點。
還比如幾大港城明星合作是如何經典再現,上次合作是哪部作品,時隔多少年之後再度聚首云云,把看一次少一次的情懷消費安排的明明白白。
更比如關於主演的動作戲是如何精彩,多年的動作戲生涯帶來的經驗,在這部戲中發揮了什麼樣的重要作用,又會有什麼激動人心的戰鬥場面,然後同樣會帶上一些幕後拍攝的花絮鏡頭,然後旁邊是裝模作樣的導演和特效師對著一個螢幕指指點點,擺明了對標《齊天大聖》。
港城那些久經考驗的明星,在宣傳上的手段純熟無比,不發動則以,一發動起來,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死角。
不管是微言話題、微聊朋友圈、還是新聞軟體、各大瀏覽器的預設推送,相關訊息幾乎無處不在,藉著之前《齊天大聖》已經開拓出來的寬敞大路,沒費什麼功夫,就將自己的片子塞進了網友的視線中去。
喜歡每天努力一小時請大家收藏:()每天努力一小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