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接觸詳細的製作過程之後,李顯才終於明白,為什麼會有科幻片是“人類電影工業的明珠”這種說法。
要想還原出設定中的效果,這部動畫作品的畫面效果必須以真實特效為標準來進行製作。
裡面的血液、煙霧、塵埃和破碎都要以真實世界為參考來製作,儘量避免加入任何風格化的處理手法。
換句話說說,至少要達到那些3a大作裡cg動畫的質量,才能表現出那種讓人眼前一亮的科幻質感。
如果要直接做動畫電影上院線,那整體效果還要更高一個層次,這樣才能保證在大熒幕上播放時候,不會出現五毛特效的效果。
計算了一下特效成本之後,李顯差點哭出聲。
恨不得跪下給《齊天大聖》道歉,之前說它的特效花錢如流水,但是對比了《edge》之後,李顯發現那種想法是很不客觀,也很不負責任的。
跟這種片子比起來,《齊天大聖》簡直是物美價廉的典範之作。
更關鍵的是,如果只是成本比較高,那他想想辦法,咬咬牙也不是不能做。
但這種科幻題材的作品,還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接受程度的問題。
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能展現電影工業化水平的科幻電影,做這樣的一部片子,有多少觀眾能接受是個更大的問題。
這種純原創的故事,不像已經流傳了千百年的神話傳說,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存在。
如果路人觀眾對它無感,只靠他積攢的那些粉絲,是撐不起來的。
所以在開了幾次會之後,這個專案電影化的路子就暫時被停了下來,改為先製作一些短片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再決定下一步的路該怎麼走。
而它們的宣傳工作,也被整合進《大聖歸來》的專案裡,作為一個整體來操作。
“已經聯絡好的企鵝那邊的資源,第二條預告片上線的時候,就可以同步開始。”
這個也是後面要作為參考證據和對方打擂臺的作品,因此周濤早早就做好準備。
藉著預告片的風,後面想開啟局面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聽到這話李顯嘆了一口氣,還是不夠有錢啊,這種時候完全任性不起來。
否則的話,像地球上的網飛一樣,管你他麼的是不是受眾群體廣泛,老子就是要拿錢砸出一條通天大道出來。
一句被廣泛認可的,“網飛出品,必屬精品”的口號,比什麼樣的受眾群體都好使,哪用得著煩心這種破事。
……
港城,《天宮》專案的合作特效製作公司。
幾個人坐在會議室裡,臉上愁雲密佈,哪怕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他們還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特效才做了大半,賬上已經快沒錢了。
剩下的那點,肯定撐不到那些特效鏡頭驗收。
一個半小目標的成本,對很多電影來說已經是很高的製作成本,但是對這部魔幻神話大作來說,真的就是灑灑水。
演員片酬直接就去掉了一半,拍攝過程中人吃馬嚼,最後留給特效製作的資金實在少的可憐。
預期中的1000個左右的特效鏡頭,最主要的四百多個,透過版權置換的手段,由米國合作的特效公司承擔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