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飛機之後,李顯回到工作室後就將自己關在了辦公室裡。
從書架上茫茫多的資料中,找到了那個剛穿越過來時,自己用來記錄各種靈感的筆記本,一頁一頁的翻看起來。
從問題推導結果的難度很高,因為每一步證明都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能保證結果的準確性。
但是有了結果再反推出問題就簡單很多。
這也是一直一來,李顯都能無往不利的原因,憑藉自己多出來的那部分地球的記憶,他根本不用擔心文化娛樂中最關鍵的問題——使用者喜好。
能在地球上大火的作品,在這個世界同樣有著比其他作品高的多的成功可能性,網文如此,動畫同樣如此。
無論社會怎麼變化,那些人類的共同情感總是不會變的。
何況兩邊的世界發展是如此的接近,優秀文化作品的生存發展空間也是如此的相似。
這個本子上記錄了他當時穿越之後,因為要碼字所能想到的各種創意和牛逼的影視作品,幾乎是百寶囊一樣的存在。
只是後來隨著自身發展目標的變化,對這個世界越來越多的瞭解,裡面的很多東西都漸漸失去了價值,淪為雞肋一樣的存在。
還能被他借鑑參考的部分已經很少了。
在沒有人能看懂的鬼畫符中,李顯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了那句隻言片語的記錄。
然後就是幾乎絞盡腦汁的努力回想。
那些已經在腦海中逐漸模糊的記憶,即使有著標籤的加持,回想起來依然很費力。
要說曾經地球上有哪些動畫作品擁有世界級的影響力,很多經常看動畫的人腦中都能瞬間浮現出很多答案來。
但是從小就甚少接觸動畫作品的李顯,有限的相關記憶中,還能清晰記得的幾部作品,都是穿越之前一段時間裡自己看過或者因為各種訊息被刷屏的。
《貓和老鼠》和《兩隻蟲子》是他最常在無聊和吃飯的時候看的,一直映像深刻。
《小豬佩奇》是本身就很火了,各種新聞就沒斷過,恰好又有一年春節的宣傳影片全網刷屏。
《馬莎莎和熊》也是一樣,隨著兩隻笨狗熊在國內動畫市場上橫行無忌,這個對比版本也被很多人拿出來說事。
……
但是僅此為止。
更具體的事情他實在記不清了。
有這樣的粗略記憶,引導龔佳佳製作《馬莎莎和熊》完全沒有問題,因為他可以很確定,這部動畫曾經在國際上非常火爆。
但是現在尷尬的地方就在於,他知道這些作品都很火,都擁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但是他不確定這部動畫中有沒有可以打破世界記錄的地方。
他只能根據自己隱約的一點印象,從腦海中翻箱倒櫃的尋找更具體的記憶。
將自己關在辦公室一下午,將腦海中相關的記憶翻來覆去找了很多遍,他才隱約想起來相關的記憶。
那是因為熊出沒的大電影票房不錯,然後被人一通亂黑的時候,提到了國外一部相似的動畫《馬莎莎和熊》,不管制作上還是影響力上都要強的多,甚至不久前還打破了一個單集播放次數的世界紀錄。
他才好奇之下去看了兩集,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弄明白這一點之後,李顯鬆了一大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