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仲太師回到朝歌,便與紂王不歡而散。
此時的紂王,已經不是聞仲記憶中,那位英明神武的商紂王了,成了一名徹頭徹尾的昏君。
為了挽救朝中局勢,聞仲閉門三日不出,寫成十策,用以重整朝綱。
費仲與尤渾不滿聞仲的霸道,在紂王身邊進讒言,結果被聞仲得知後一頓鞭打,如果不是紂王死命攔著,菜市口便要多上兩具無頭屍。
這一下,別說朝中佞臣了,就連後宮中的妲己與申公豹,一時間都老老實實,生怕一個不好會被聞仲給打死。
結果,就在聞仲準備整頓朝綱,力挽天傾之時,東海平靈王造反了。
平靈王乃先帝親弟,論關係,與比干一樣都是皇叔,當今天子紂王的叔叔。
只是跟比干不同,平靈王是藩王,坐擁一地,戴甲之兵百萬,目前的實力比北海之地,率領七十二路諸侯造反的袁福通還強。
眼下,武成王黃飛虎正在追擊姬昌,朝中無人可用。
不得已之下,聞仲只能再次領兵出征,朝堂上的事卻是不顧上了。
卻不知,一飲一啄自有定數,上蒼,又或者聖人,註定不會讓聞仲如願。
西岐...
聞仲太師掛帥出征之際,一路以先天術數推演,東躲西藏的姬昌,也如願返回了西岐之地。
闊別多年,再見故土。
姬昌老淚縱橫,情難自禁。
轉念,又想到紂王的囚禁之苦,殺子之恨,指天誓道:“姬昌何錯,受囚於商,吾子何錯,枉殺而死?今日西伯昌身歸故里,當起甲兵二百萬,伐無道,誅紂虐!”
姬昌恨意難忍,可轉念一想,殷商事大,縱有甲兵兩百萬,戰將千員又能如何?
不說他處,單單是防備西岐的三關之地,就有帶甲之士百萬。
更別說,三關乃千古雄關,易守難攻。
哪怕盡起西岐之兵,也不敢說能平定三關,何況三關之外還有重重險阻。
想到此處,姬昌萬念俱灰,就連身歸故里的喜悅都沖淡了幾分,只得悶悶不樂的往侯府走去。
西伯侯府,眼見侯爺平安歸來,張燈結綵,與民同慶。
民眾們自發的組織起來,圍繞在侯府之外,歡呼著西伯侯這個稱號。
姬昌聽到外面喧譁,走出去一看,只見裡裡外外圍滿了人,許多面孔記憶猶新。
“大家,挺久沒見我了吧?”
看著眼前的人山人海,姬昌目光含淚,哽咽道:“家裡出了點事...”
前來給姬昌請安的西岐百姓,很多都是拖家帶口而來。
看著少的攙扶著老的,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樣子,姬昌又忍不住想到了伯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