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她答應了,第一個面露欣喜的竟然不是葉桑,而是站在她身旁的沈云云,她自然是高興可以留在葉桑這裡。
欣喜之餘,沈云云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一般,帶著幾分期待地看向葉桑,果然,接下來葉桑的話也是一字一句都應在了她的心上。
“既留在了莊子上,這丫頭在莊子裡也沒什麼事,左右不過是跟著你幹些雜活兒,大好的年紀,倒不如學些本事,多讀些書對將來也是極好的。”
話說到這裡,沈母臉上的笑就僵了三分,很快反應過來,舒緩了面上尷尬神情。
仔細想了想方才那丫頭介紹時說的是“少夫人”,便試探性地開了口,“少夫人說得極是,只是這孩子到底年紀還小,總不便叫她去書塾裡頭讀書,就是請先生來教吧,我們,我們也沒有那個錢啊……”
不知她是真有難處還是藉故推脫,葉桑正思忖著該如何說,一旁的馮瑤就已經大大咧咧地給了答覆,“請什麼先生,這不是最好的先生擺在這兒麼!桑兒好歹也是堂堂將軍府少夫人,她夫君呀是當朝少將軍,你可莫要小看了她,詩書文章向來不輸男子,醫術更是一絕,可著滿昊國找,都不一定能找到一個醫術高過她的。”
馮瑤這麼一番無心的話說完,本來還在猶豫不定的沈母一時也沒了拒絕的理由,加上自己如今已經應了留在將軍府的莊子上,按理說也算是這姬家的人了,主子的意思,哪裡有再三拒絕的呢。
想到這裡,沈母本來還有些不確定,在抬頭看向葉桑的那一瞬間,察言觀色,見人端得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心下便已經有了底兒。
正想著,葉桑的聲音再次到了耳邊,“很是,這孩子年紀的確尚小,便留在府上,在院子裡頭伺候,也正好帶在我身邊教養。”
見拒絕沒意義,沈母略愣了愣,與沈云云對視了一會兒,終是應了,“是,一切但憑少夫人安排。”
沈母應了,葉桑下意識地去看了一眼沈云云,瞧見那孩子面上眼中掩飾不住的喜意,心裡頭也是一陣暖融融的,又補充了幾句話安沈母的心。
“莊子就在城北,並不算遠的,你們也好時常見,府上一切用度都是最好的,不必擔心。”
她雖還未生子,但卻也懂得為孃的心,愛子之心,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因此也更知道把孩子不放在身邊,做父母的心裡頭是很擔憂的。
知是為安她的心,但這些話沈母聽了,到底也放心許多,這主家看著是個和善的,想來自己女兒在那裡,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因而面色緩和,欠了欠身子,“多謝少夫人,云云跟著您,我自然沒什麼不放心的。”
這樣一個結局,可謂是皆大歡喜,沈云云一心渴望習醫,如今也得以實現,沈母在莊子裡也算是有了著落,而葉桑自己,則是滿腹愛才之心和對這孩子的憐憫。
念及這母女倆一定還未用膳,葉桑吩咐角梅讓在隔壁又上了一桌,囑咐二人好生吃完後再候著一道回府。
角梅將人送到隔壁雅間又回來,關門帶起一串銀鈴聲。
醉墨竹內這才恢復了聚餐的氣氛,葉桑周兮月幾人復又談笑開來,拿起筷子有一口沒一口地吃著。
膳畢,幾人打算回府,才出了雅間,就見沈母帶著沈云云已經候在外頭了,見著她們出來時,恭恭敬敬行了個禮,倒還有模有樣的。
下了樓,角梅去賬臺結了銀錢,快步跟了出去,小心翼翼扶著葉桑上了轎。
“起轎。”
軟轎騰空而起,卻是極穩的,沈云云不知該如何,就拉著沈母走在角梅身後,跟著轎子走。
一路繞過好幾個街口,邁入熱鬧非凡的南街時,沈云云忍不住左看看右看看,她與母親這才是入京第一日,還未來得及四處轉轉,看看這京城風光呢。
察覺到身後丫頭的動作,角梅不時側過臉看她,心中百感交集。
這樣的大街,平日裡她們來來回回都已看膩了,沈云云卻看得雙眼發亮,處處新奇似的,直讓人心疼。
今兒飯間說的話多了,又提起來好些大事,葉桑乏累得緊,一上轎子就靠著軟墊闔了眼,因而半路停也沒停,沒多久就到了將軍府。
“落轎。”
軟轎緩緩停落,觸地時輕微地震了一下,轎子裡的人也隨之醒了,睜眼就是角梅打起了轎簾,“少夫人,到了。”
輕吸了一口氣,懶懶地搭上角梅的腕子,出了軟轎。
跟著從巷子裡面拐進來,面前赫然一座府邸,上書“將軍府”三字,她與沈母當即便被這氣派和眼前的寬闊所震驚。
晏城雖也不小,但在那裡所見鄉紳老爺的宅邸,不足這裡的十分之一華貴,真正的高門貴族,大戶人家原是這樣的氣派。
入府之後,才一進門,院子裡忙活著的丫頭僕婦們一見是葉桑,紛紛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恭恭敬敬地行禮相迎。
“少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