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段日子沒上朝了吧,怎麼會突然想著要開一次大朝議呢,莫非有什麼大事?”
“不是很清楚,據宮裡的小太監說是因為鎮撫司林指揮去了一趟宮裡,緊跟著就來了。而且陛下還特意封鎖訊息,不準傳為什麼要開大朝議,那些小太監都不敢說話,塞錢都不敢。”
“林聞這幾天帶兵去了趟關外,莫非與建奴的事情有關?”
“不好說,還是不要亂猜了,具體如何等明日上朝就清楚了。不過,這次恐怕又得有人倒黴。”
“做好準備吧,一場硬仗。”
流言四起,真訊息假訊息混雜其中,讓人摸不著頭腦。
第二天,鑼鼓四聲,天上懸著幾顆孤星,閃著微光。
滕瑞麒起身穿好官服,對著銅鏡整理一番衣冠,出門奔皇宮而去。
路上,不時看到提著燈籠滿臉倦色的官員,也有乘轎子與馬車的。
古代上朝時間是五更,換算成二十四時大概五點到七點,但一般五點之前大臣就得在宮門外等候,五更一過,宮門開啟便要上朝。。
不過,五點上朝不代表你可以五點起床,正如八點上班上課,怎麼說七點鐘也該起來洗漱收拾了。
所以,古代上朝也是一件苦差事,凌晨三點起床,尤其明朝還得再穿越半個京城,沒幾個人禁得住天天這麼搞,皇帝自己都不樂意。
除了朱元璋朱棣以及知道快完蛋奮發向上的崇禎,明朝沒有能堅持天天上朝的皇帝。
鑼鼓五聲。
百官入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萬歲!”
百人齊呼,聲音在太和殿迴盪許久,震耳欲聾。
“眾愛卿平身!”
天啟高居龍椅,聲音洪亮,滕瑞麒偷偷抬頭看上一眼,發現頗有幾分真龍天子一國之主之風采,看來老朱家最基礎的教育還是沒問題的。
魏忠賢居於左首,站在天啟身前,高高唱和道,“平身~”
“謝陛下!”
嘩啦啦,一群人起身站立,低頭看著手中的笏板,目不斜視。
滕瑞麒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單單論品級也是正三品大員,因此站在佇列的最前方,在他旁邊,便是楊漣、崔景榮等一眾熟人,基本上是陷入到了東林黨的包圍之中。
而他的皇黨,連有入殿資格的都沒幾人,絕大多數在外面候著,並沒有在皇帝面前發話的資格。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魏忠賢一甩拂塵,尖聲道。
他也知道今日天啟破天荒地開大朝議,肯定是有要事,不出意外刀鋒直指崔景榮與東林黨,但這句話該說還是要說的。
知道歸知道,規矩歸規矩。
“微臣,有事啟奏。”
滕瑞麒向左側跨出一步,站在太和殿中央躬身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