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終於給了回信,同意建造葡萄酒莊園。陳家佔一半的股份,鄭家佔兩成,廖秋菊出技術佔三成。
契書籤好之後,陳家動作很快。直接買下了廖家果園附近的兩座山地,還有大片田地,用於種植葡萄和建造莊園。
廖青木和趙氏聽說了陳家的舉動,驚得合不攏嘴。
廖秋菊卻並不意外。她有信心,只要有好品質的葡萄,做出來的酒肯定能一鳴驚人。這對陳家來說,絕對是穩賺不賠的。深諳生意經的陳家怎麼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呢。
不說別的,光是不費糧食這一點,就比現在的酒要強上許多了。若真能像陳家想的那樣,把葡萄酒送進宮裡給貴人們喝。上行下效,很快在達官貴人的圈子裡,葡萄酒就能流行開來。
別看他們走得是高階路線,也一樣不愁銷路。
對陳家有利,對她廖秋菊來說同樣是個機會。若沒有陳家的幫扶和領路,縱是自己又天大的本領,也很難讓自己的酒在京城嶄露頭角。
如今跟陳家進行合作,只要經營得當,別說是京城,就算是整個大夏朝,也不再話下了。
所以,這次的合作,對各方來說都有好處。
鄭家同樣能分一杯羹。若論在州府的影響力,陳家或許還不如鄭家。若是這酒賣得好,對鄭家來說同樣是一個機遇。不僅能為在京城做官的二老爺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援,還能讓鄭家在宮中的貴人面前刷一次存在感。
怎麼想,這都是一個互利互惠的合作。
趙氏和廖青木被女兒說得一愣一愣的,別的聽不懂,只知道廖秋菊和很厲害的人一起釀酒,以後再不怕被人欺負了。
對他們來說,這就足夠了。
可對於廖秋菊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既然要在小馬村建立葡萄酒莊園,那麼就免不了要和當地的村民打交道。
陳家不可能把所有的人手都備齊,必定要僱傭當地的農民來幹活。這對村裡人來說同樣是個機會。
現在的農戶都是靠天吃飯,一年到頭辛苦的勞作也攢不下什麼錢財。萬一遇到天災人禍,那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場。
有了這個莊園,村民們也能多一份收入。種植、釀造、裝瓶等步驟,都需要大量的人手。這可是村民們脫貧致富的好機會。
廖秋菊也不期望人家感謝她,不過是盡一份心罷了。
酒莊的建造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廖家老宅的人卻絲毫不知。
趕了一個好天氣,廖老婆子帶著張氏來到鎮上的孫府。存了打秋風的心思,兩個人空著手就上門了。
敲開了大門,一聽是二夫人的孃家人。守門的小廝直接讓去角門。
廖老婆子眉毛一立,剛想開罵。被張氏死死拉住了,好說歹說才勸下來。直嚇得冷汗直流。
張氏心中暗罵,這個死老婆子,以為是在自家的農家院呢,想罵誰就罵誰。若不是她攔得快,讓廖老婆子在這裡撒起潑來。別說讓小姑子幫忙做媒了,恐怕還得被人收拾一頓。
廖老婆子心中憤憤不平,覺得自家閨女有孕在身,孫家誰見了她都應該敬三分,怎麼連正門都不讓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