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先生終究沒有死。
或許是今天那名小太監的恨意太過濃烈,那和他同歸於盡的做法又太決絕,太子還未從驚嚇中完全回過神來。因此即便柳先生字字句句都說得極不中聽,也不過是痛罵了他一頓,並將他趕出東宮並下令不允許任何人錄用而已。
柳先生灰溜溜的從東宮出來,在範先生幸災樂禍的目光中又尋到坤寧宮,跪著哭求面見皇后。
然而皇后正在閉關清修,見孃家人都難了,更何況是他這個只有過幾面之緣的外男?
最後,他稀裡糊塗的便被帶到了乾清宮。
跪在皇帝面前,一五一十的將範先生慫恿太子的話交代一遍,柳先生痛哭流涕的道:“皇上,太子只是被人蠱惑,您只要趕緊將勢頭止住,再將那些隨意蠱惑人心的惡人驅逐便是了。太子還年輕,心地又不壞,只要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以後必定能繼承您的風範!”
“柳先生你果然對太子忠心耿耿。只可惜,你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皇帝搖頭嘆息。
柳先生心中一涼。“皇上?”
“柳先生,你從太子十二歲起便跟隨他,為他出謀劃策。現在這麼多年了,他是什麼性子,你難道不比朕清楚嗎?他若是真能被調教回來,你覺得他還會是如今的模樣嗎?”皇帝一字一句的問。
柳先生被問的啞口無言。
他近身跟隨太子近十年,哪裡能不明白太子的秉性?這個人心眼小,心腸毒,睚眥必報,容不下任何人,更不愛聽任何批評建議的話。不然,自己也不會從一開始的位置跌落到現在吃白飯的地位了。反而是範先生這種空有口舌以及幾根歪場子的人後來居上,見天的慫恿太子犯事。偏偏太子上頭還有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皇后,一天到晚的教導他一些有的沒的,自己日日苦口婆心的勸他,結果卻是被這群人輪著罵!
說不灰心,說不喪氣,怎麼可能?
然而這一位是太子啊!當今聖上唯一的兒子。更何況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他雖然現在從太子那裡領到的至少一份薄薄的俸祿,但太子終歸是他的主子,他不一心為自己的主子著想,他又該為誰著想?
柳先生痛苦的趴伏在地上。
皇帝見狀,也不禁長嘆口氣。“你是個有心的。但可惜啊!是真的兒子無福。現在他既然已經將你趕出東宮,那皇宮裡必定沒有你的一席之地了。這樣吧,朕命人給你謀個外任,你去北平之地做知縣吧!”
柳先生心中閃過一抹狂喜。但是,隨即他眼中的光芒又是一暗:“微臣多謝皇上厚愛。只是,微臣乃是太子殿下的幕僚,現在即便為太子殿下所不喜,也不該背棄殿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知這句話柳先生你聽過沒有?”皇帝慢悠悠的聲音從上面傳來,柳先生心中一凜,似乎明白了什麼。
連忙抬起頭,他張張嘴,卻不知該從何說起。
皇帝冷哼一聲:“你雖說是太子幕僚,但別忘了當初是朕將你選送到太子身邊的!現在既然太子不需要你了,那朕再處置你的去處不為過吧?更何況,你話裡話外,不都是要為這個天下謀福祉麼?留在太子身邊是為天下百姓謀福祉,難道做一地知縣就不是為一地的百姓謀福祉了?難不成柳先生你也不過是徒有其名,只不過是想高高在上的做幾件事情成就自己的名聲,卻不願意去苦寒之地做知縣,苦了自己卻成全百姓?”
“微臣不敢!”柳先生忙不迭趴伏在地,“皇上教訓得是!是微臣狹隘了,微臣願意為一地百姓謀福祉,求皇上為微臣賜官!”
皇帝頷首,便命人傳了吏部侍郎過來。
半個時辰後,將吏部侍郎及柳先生雙雙送走,皇帝才長出口氣,無力癱坐在龍椅上。
劉公公端著一杯茶送過來:“皇上,喝口茶歇歇吧!”
皇帝睜開眼,臉上滿是頹唐之色。“這個柳先生是個有真本事的,又是一心為國,只可惜……”
可惜什麼?可惜了太子!有眼無珠,不認識一心為他打算的治國之才也就罷了,反而還不分青紅皂白的將人給敢打出去。反而對一個油嘴滑舌卻是一肚子草包的人信賴有加。
這樣的人,如何能讓他放心將國事交付?
長嘆口氣,他又不覺想到了自己另外一個兒子。那是一個看似頑劣不堪的孩子,但是從小到大,他又何嘗做過半點過分的事?現在又娶了個知書達理的好媳婦,只想媳婦的身份又是硬傷……
哎!
這兩個孩子若是能合成一個就好了!
聽著他長吁短嘆個不停,魏公公連忙勸道:“皇上也不必太過憂心了,誠如柳先生所說,太子殿下現在還年輕呢!只要您用心調教,終歸是能慢慢扭轉過來的。再說了,就算不行,不也還有……”
皇帝再次閉上眼。
雖說安嬪腹中又已經有了龍種,可到底是男是女還另說。而且,要將一個兒子教養成才,那花費的可不止是幾十年的心血。捫心自問,自己還有這個心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