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今後的安排,迦勒底的意見分成了兩部分。達·芬奇和韋伯認為應該俺原計劃到新野去招募那群山賊,然後在襄陽或是新野停留,拉攏勢力,對抗曹操。
戈爾德魯夫則認為可以考慮在平春停留。他覺得山賊不夠靠譜。本來迦勒底現在的名聲就已經壞了,要是再拉一夥山賊當部下,誰還願意投靠呢?
“原因我不是都說過了嗎?”
韋伯戴好眼鏡說。他這幾天已經詳細分析過兩者的利弊了。簡單來說,從兵源和地形考慮,平春不具備成為據點,讓迦勒底繼續發展的條件。
考慮到下邳發生的事,山賊反而是迦勒底最好的選擇。他們僅僅是為了活命而戰,不會想太多道義和立場之類的問題。也就是比較容易說服和拉攏。
而且隨著戰爭的繼續,流離失所的人會越來越多。這些人都可以被拉攏過來。等有了些勢力,迦勒底甚至可以考慮自立山頭,慢慢壯大。
這肯定需要很長時間,但也是最穩妥有效的辦法。反正已經在這地方待一個月了,不差再待上兩三個月。
“唔唔唔……”
戈爾德魯夫閉目咬牙,仍舊是一張接受不能的臉。達·芬奇在他身後偷笑。
也是,讓一位有來頭有背景的貴族去招募山賊,真是為難他了。說來說去,戈爾德魯夫其實就是過不了自己的思維習慣。
真希望他能早點適應迦勒底的靈活處事風格啊。一邊這樣想,達·芬奇一邊擺弄著雷達。
這就發現情況了。
“大家注意,正北有一群人,也在向平春方向移動。這樣下去大概20分鐘就會遇上。”
“是曹軍嗎?有多少人?”趙雲把韁繩稍微提了提。
“稍等。精度開到最大!”
“是!”
有工作員按達·芬奇的要求操作完畢。雷達上,那群紅點旁邊多了許多資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達·芬奇看著看著。
“奇怪。”
“怎麼了?”韋伯問道。
“這些反應總共有300個。他們的速度比一般士兵跑步要快,但是又比馬慢。”
“有機械反應嗎?”
“沒有,全是活體反應。”
意思就是全是活人,並不是機關造物之類。
這事看似無關緊要,其實蹊蹺得很。畢竟這個時代的交通工具總共就那麼幾樣,除了馬就是馬車。如果不是機關車之類,按說不可能發生這種事。
又或者不是人,而是動物什麼的?
“不管是什麼,”戈爾德魯夫說,“總之避開吧。眼看就要到平春了,可不能功虧一簣被曹軍發現。”
“不,”韋伯反駁道,“如果真的是曹軍,那我們應該主動出擊。”
“哈?為啥?”
“對方這個人數不是作戰部隊,可能就是去送信的,比如提醒人們警惕迦勒底之類。既然撞見就不能放過。”
戈爾德魯夫恍然大悟。
“對啊!技術顧問,馬上計算路徑!”
“知道啦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