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西域非常大,西域三十六國只不過是指屬於大漢的三十六個城邦罷了,廣義上的西域包含了烏孫、大宛、康居等很多地方。
而烏孫,正好在天山之北,往西,便是大宛國,也就是說,天山、蔥嶺、喜馬拉雅山脈連成一線,成為一道天然的屏障。
當然,在往北,已經是北亞的範圍了,也就是後世俄羅斯的領地,天寒地凍,如今正是人煙稀少之時。
據暗衛探查,那些地方完全是荒蕪之地,偶爾會有一些土人部落罷了,沒有完整的政權存在。
就連劫掠為生的匈奴都不會去那些地方,因為那裡比匈奴還窮,匈奴去了,別說劫掠了,可能還會不忍心的施捨點食物給那裡的土著部落。
根據暗衛的探查訊息,張繡知道,烏孫已經完全屬於北匈奴,大宛和康居則被貴霜帝國和北匈奴夾在中間。
“兄弟們的仇不能就這樣算了。”張繡想了很多,但最後還是咽不下這口氣,特別是想到以誠用身體為他擋下羽箭的一幕,張繡就殺心大起。
隨後,張繡寫了三封急報,一封是給主將張遼的,一封是給軍部的,最後一封是給劉備的。
內容基本相同,無外乎烏孫兵馬進入大漢領地,襲擊他的兵馬,而後揚長而去,最後來句,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簡單的意思是,他張繡要去打烏孫,你們看著辦。
隨後,張繡派人前去聯絡其餘各部兵馬,速來與他匯合。
張繡如今身邊只有一千多人,戰鬥力雖然強,可畢竟烏孫傭兵數萬,貿然進入,恐怕會全軍覆沒,必須集結更多的兵馬才行。
半天時間,各路兵馬接到張繡的命令趕來,很快便聚集一萬兩千餘騎,在張繡的率領下,殺氣騰騰的進入天山,向烏孫而去。
好不容易回城的烏孫大將刁盱顧不得休息,便將遇到強大敵人的訊息派人告訴他的兄長,也就是烏孫國的大將軍於茂勳,這事瞞不住,畢竟他損失了五千兵馬。
是的,他回來一統計,差點吐了口血,不明不白的丟了五千兵馬,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
刁盱乃烏孫南方鎮守大將,統兵兩萬,主要防備西域諸國,因為西域諸國散亂而毫無戰力,刁盱的日子過得非常舒服,而且手握兩萬大軍,儼然成為烏孫的一方霸主。
本來是去打秋風的,沒想到會遇到這種情況,有強敵出現,刁盱也不敢隱瞞,否則他大哥也保不住他。
當刁盱著急等待訊息的時候,斥候來報,有大股敵軍進入烏孫,直奔此地而來,刁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群不知從哪裡來的恐怖軍隊,而且當得知有一萬多敵軍後,刁盱差點轉頭就跑。
三千就能打他一萬,如今來了一萬多,他手中只有一萬五千兵馬,怎麼敢去迎戰。
“快,派人去求援,緊閉城門,全部給我上城牆!”
刁盱也想棄城而去,可回頭一想,只有一萬多敵軍,他手中的兵馬還充足,據城而守也不是沒有機會,等援軍一到,打退敵人,這就是大功,他損失五千兵馬的事也不會有人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