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曦內心不斷為自己找藉口,不斷安慰自己,不斷引誘自己,可就是下不了決心。
不過,很快就有人給他下了決心,他派去劍閣報信的人回來了,帶來了孟達的命令:“死守白水關,關在人在,關失人亡。”
“孟達將軍沒有派援軍?”吳曦不敢相信的看著前來回信的親信。
“沒有,而且孟達將軍下令關閉劍閣,任何人不得出入,他說,我們要敢逃回去,他就亂箭將我們射死在劍閣之外。”
“該死!”吳曦大怒,這是要他的命啊,關外幾十萬大軍,讓他這五千人怎麼抵抗。
“大不了一死耳!”
有校尉不怕死,一副堅守白水關的架勢,可惜吳曦大手一揮,那個忠心耿耿,誓死守關的校尉被亂刀砍死。
吳曦降了,沒辦法,沒有援軍,不能撤退,不降就是死,他怕死,其他人也怕死,只有投降,還能得到不小的功勞,為何不降。
就這樣,堪稱益州門戶的三大險關,兵不血刃的落入黃忠和趙雲手中,四日之後,趙雲帶來三萬兵馬到達,和黃忠五萬兵馬合兵一處,八萬大軍向劍閣而去。
而此時的成都,將所有目光都放在嘉陵,那裡正進行著慘烈大戰,嘉陵城樓屍體已經堆積如山,至於汶山的氐族,已經沒什麼人關注,畢竟嚴顏的八萬大軍已經到達汶山,汶山已經固若金湯。
而葭萌關、陽平關、白水關丟失的訊息,至今還沒傳到成都,要知道自從黃忠進入葭萌關開始,已經過去半個月了。
“陛下,嘉陵城之戰已到關鍵時刻,張任將軍兵馬恐不足,當速派兵馬增援。”張松提出增兵張任。
“不可,張任將軍並無求援。”劉巴立刻反對,成都的兵馬不能輕動。
“據我所知,夏侯惇十萬大軍只圍不攻,若夏侯惇大軍參與攻城,嘉陵早就被攻下,何須途耗張任將軍之兵。”王累現在非常擔憂,一旦張任手中的兵馬損失殆盡,沒有人能夠牽制夏侯惇大軍。
“陛下,蠻族叛軍以被夏侯惇所滅,如今夏侯惇大軍一旁觀戰,其心可誅,不可不防。”年幼的法正站出來道:“張任將軍強攻嘉陵,如此下去,恐會與孫權兩敗俱傷,到時便宜了夏侯惇。”
劉璋一聽,當即大急道:“那如何是好?”
法正出聲道:“陛下可下詔張任將軍,放緩攻城,若夏侯惇不參與進攻,則不攻,如此,可保張任將軍兵馬,亦可消耗夏侯惇之兵,可保益州無憂。”
“甚好。”現在危機盡去,孫權不能威脅到成都,劉璋升起儲存實力的心思,不再被夏侯惇牽著鼻子走。
當張任接到劉璋的詔書後,喜極而泣:“陛下聖明,我等當以死效之!”
當即,張任帶兵後撤,沒有劉璋的命令,他才不會去攻打孫權,現在最主要的是儲存實力,反正他不急,急的應該是孫權和夏侯惇。
喜歡三國第一軍師請大家收藏:()三國第一軍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