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靜靜的觀望了一會兒,才對身邊的校尉下令:“立刻派人將箭矢收回,補充城防器具,然後派人通知高句麗人來收屍。如果他們不派人來收,就一把火燒了。加強防備,多派斥候探查高句麗兵馬動向。”
徐晃倒是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高句麗大軍來攻。
而此時高句麗大軍營地內,山上王正在召集大將議事。
“你們都說說,高顯城怎麼破。”山上王看著大帳內死氣沉沉,不滿的開口問道。
“王上,高顯城中守軍乃中原劉備的兵馬,守城大將叫徐晃,據探子收集到的情報,此人有勇有謀,善於用兵。
而且深得劉備信任,對劉備也是忠心耿耿。
高顯城中有五萬兵馬,都是徐晃從玄菟郡、樂浪郡等徵召而來,對我大高句麗大軍仇恨頗高。
為今之計,唯有強攻。”大將溧陽常年率軍襲擾玄菟郡,對大漢的情況非常瞭解,第一個站出來將他知道的一一報上。
“強攻?今日試探,你們也看見了,高顯城中不但有投石車這種強大的武器,還有無數弓箭手,那徐晃更是指揮有度,而且高顯城乃有名的堅城,強攻如此重兵防守的堅城,要損失多少兵馬。”今日帶兵試探高顯城的大將無餘立刻跳起來反駁。
這裡所有人,他最有資格說這種話,因為他親身體驗過高顯城城防有多厲害,那些投石車讓他頭皮發麻,要是他不小心被擊中,活下來的可能『性』非常低。
“不強攻,難道你能勸降高顯城中兵馬?”溧陽不客氣的向無餘吼來。
要知道溧陽可是戍邊大將,不管是能力還是身份地位都比無餘高得多,而且對大漢的戰爭,他最有話語權。
“好了,既然沒有好辦法,那就閉嘴,伍相,你如何看。”伍相,名伍悸,高句麗大族伍族之人。高句麗的現任丞相,有謀略,被山上王所倚重,是一個頭發半白的老頭,身穿一身絲綢儒袍,完全就是一個漢朝大儒的打扮。
“王上,大漢冀州牧袁紹聯絡我們北方三族共攻幽州,雖說戰後平分幽州之地。
但我所知,袁紹乃大漢旺族,四世三公之後,且佔據冀、並兩州之地,實力雄厚,兵強馬壯,怎會甘心與我等平分幽州。
怕是袁紹不敵幽州守軍,想借我等之手滅掉強敵,然後再將我等三族趕出幽州,獨霸幽州之地。
所以,王上應儲存實力,不可戰損太多,又需在袁紹擊敗幽州劉備守軍之前,佔據更多的領地,如果將遼東郡以西之地全部佔據,那麼我們大高句麗的領地將擴大三倍。”伍悸說完,坐回原位,閉口不言,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伍相已經說得很清楚,我們不能在這裡空耗,必須儘快攻破高顯城,佔領幽州更多的土地。所以,從明天開始,強攻顯城。”山上王已經下定決心,要最短的時間內攻破高顯城,然後佔據更多的土地。
高句麗自從建國後,對領地的慾望非常強烈,每一代高句麗王都衷心於開疆擴土,每一代高句麗王都會將高句麗的國土擴大一分。
這一代高句麗王野心勃勃,多次發起對玄菟郡的侵襲,好在公孫度也不是無能之輩,沒有讓山上王得逞。
現在機會來了,中原諸侯混戰,強大的諸侯袁紹竟然主動派人聯絡他,幾路大軍共攻幽州,瓜分幽州之地。
試想山上王又怎麼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呢。
這次山上王親率高句麗國全部大軍傾巢而出,就是想趁機擴張。
至於什麼平分幽州,山上王從來沒有信過這種鬼話。
最後還是要看誰強,如果有能力,獨霸整個幽州都沒有任何問題。
“父王,高顯城雖然險要,但我大軍四倍於敵,可四面圍攻,雖然會戰死一部分士卒,但只要破高顯城,整個遼東以西,將無人能當我大高句麗。”太子高優位居出列,提出四面強攻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