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搞清楚,為什麼無人機械一接近撒旦,所有無人機械都會隨之崩解,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便無從下手。”
“用引力場試試,或許能夠透過束縛它的方式來探究原因。”
“那你需要一個可以影響銀河系的超級引力束縛器……”
“……”
廣闊的精神空間之內,數不盡的學者們正在爭論著。
撒旦,一個源自古地球時代的邪神名諱,在古地球時代的典籍當中,這個名字意味著萬惡之源。學者將這個名字賦予那太空中前行的奇異巨蛇,可以看出心中的重視。
學者們嘗試過很多次努力,試圖探究為什麼無人機械會瞬間崩碎開,但怎麼也無法給出一個結論。
誠然,他們的武器都擁有著強大威力,但倘若不能接觸到目標,再大的威力也無從發揮。
“或許我們應當派遣靈能戰士,前去一探究竟?”
有人提議道。
在此之前,學者們都是透過無人機械去探究撒旦身上的秘密,但從來沒有派遣過靈能戰士們。
雖然在這個星際時代,依靠血肉之軀的作戰方式已經被淘汰了,但正如在炮彈轟鳴的戰場之上,依然會有一群身手矯健、手持短弩匕首消音手槍,無聲無息的特種部隊出沒一樣,在不同的戰場之上,自然有著不同的角色定位。
那些經歷過最尖端的基因調整、自幼培養強大靈能的戰士,是所有將領心目當中的完美武器。
他們的人數極為稀少,往往都是在億兆星際人類當中才會挑選出一位的精銳中的精銳,全部都是磨礪到了極致的非凡戰士。即使是人口以兆兆計算的第二共和,靈能戰士的總人數大多時候也只維持在一百萬人左右。
要知道,第二共和的星區已經擴張到了五十多萬個,每個星區往往都擁有數百光年的範圍、上千顆行政星球,但這些靈能戰士的稀少,平均每個星區也只有兩人,每一千顆行政星球上才會有一人。
如此珍惜的靈能戰士,自然要用在最需要的戰場之上。
但學術會議很快就否決了這個提案。
無他,靈能戰士如果親自前往探察,那麼勢必不能是簡單的追在那道光亮的身後,而是應當親自接觸、乃至是登上那頭龐然大物的身上。但在近光速之下,此刻那頭巨蛇的時間流速其實極為緩慢。
雖然距離巨蛇的出現已經過去了兩個銀河年,人類已經試圖探究了數十次,但對於那以近光速前進的巨蛇而言,其實就像是剛剛出發了幾分鐘的時間而已。
如果真的派遣了靈能戰士,那麼學術會議恐怕要在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後才會等到歸來的靈能戰士。
那麼……
第7環形世界學會會長凝視著面前的銀河系星圖模型。
“地點就定在希望星吧。”
低沉的聲音壓制了一切。
……
希望星,這個人類殖民的第一顆系外星球,其所在的星系也以那艘著名的殖民飛船“遠行者”命名。
不同於被毀滅的地球與火星,它雖然也經受過戰火,不過最終也還是存在了下來。如今的希望星已經變成了一處以旅遊為主的風景星球,在此定居的人數不多,但每年前往希望星的星際遊客卻從來不少。
但近兩年,一個訊息的傳開,卻令整顆星球惴惴不安,那個“噬星獸”即將來到希望星所在的星系了。
不同於學者們命名的“撒旦”,民眾更喜歡稱呼這個吞噬恆星的怪物為“噬星獸”,而從其前行方向來看,這個噬星獸的目的地也正是希望星。
希望星所在的當地機構無數次請求第二共和殲滅噬星獸,以保護希望星,但顯然,第二共和對於研究噬星獸的興趣還要遠遠勝過去保護一處偏遠無人的小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