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其兩人回到岸上,正碰上楊戢意氣風發,大破燈謎,李焱害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只得急急拉著楊戢逃跑。
渾沒注意到那艄公正一臉平靜的看著三人,目中似笑非笑。
楊戢聽得兩人不過片刻功夫,便與揚州最富盛名的‘公子之劍’顧英打得不可開交,也只得搖頭苦笑。對阿貓,更是暗暗佩服,他雖早知道阿貓並非常人,卻沒想他的武功修為竟然高到這般程度,能與‘公子之劍’平分秋色。雖是言語輕浮,行為輕挑,但定非大奸大惡之輩,倒也值得深交。
眼見追兵無影,李焱頓時又動心思,對阿貓眨了眨眼道:“阿貓,現在怎麼辦?”
阿貓哪能不會意,忙裝得正氣凜然道:“大丈夫做事,頂天立地,至死不悔,豈能半途而廢。”
李焱暗挑大拇指,連連點頭,轉頭看向楊戢。
楊戢哪還不明白這兩人的心思,當下也不說破,自己武功低微,對方可是連‘公子之劍’都無可奈何的人,還是不要去徒惹麻煩的好。跟著阿貓阿狗,這兩個神經病,什麼時候死的都不知道。心中忽地想起那名艄公,觀其氣度不凡,定非常人,閒來無事,不如去結識一番。當下慌忙搖手,徑直走開。
且說楊戢離開阿貓阿狗二人,難得有閒情逸致,便在西湖之畔隨意賞著各種花燈,花燈如潮,數不勝數,走了片刻,也覺有些疲累,眼見湖畔楊柳依依,隨風而動,襯著湖中畫舫,明燈如豆,倒別有一番情趣,便走了過去,倚在樹下坐了下來。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楊戢打了個哈欠,只覺倦意如潮,正要入睡,忽聽遠處傳來一陣琴音,初時細不可聞,卻最是引人遐思,忍不住側耳傾聽,漸漸的,琴音婉轉盤旋,如穿花蝴蝶一般,迤邐而出,操琴者技藝精妙,世所少有,所彈古琴音色醇厚,潤如珠玉,泠如冷泉,清明澄澈,欲揚頓挫之間,無一絲雜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江潮連海,月共潮生。彈的正是《春江花月夜》,此刻西湖如鏡,月在中天,曲中有景,景中有曲,當真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讓人心生寧靜,神馳而往。
琴音一起,原本熱鬧非凡的花燈會,霎時變得靜悄悄的,人人都被琴音所感,情不自禁的側耳細聽,當真是行人止步,牛馬停蹄,萬人空巷。
楊戢年少時得高人指點,於青丘之時,因林秀的緣故,對音樂也頗有專研,不知不覺間,聽得入神,睡意全消,待到精妙處,不由解下腰間長笛,隨著節拍在手中輕輕敲打。
琴音嫋嫋未絕,楊戢心下佩服,被其琴音所感,忍不住橫起長笛,吹了一曲《梅花三弄》。
此曲系借物詠懷,透過梅花的潔白、芬芳、耐寒,來讚頌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楊戢吹奏此曲,意贊對方心性高潔,琴音高超。
笛音清曠,於清冷寒寂之中,又透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錚錚鐵骨,傲立枝頭,清幽淡雅,孤芳自賞,疏影弄月,暗香輕度。
笛聲方起,琴聲漸歸沉寂,此曲泛奇,曲調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複了三次,所以稱為“三弄”。楊戢吹到精妙處,更將三弄吹得洋洋灑灑,春寒料峭,好一會,方才寂了。
哪知笛音方歇,琴音又起,此番彈的卻是一首《平沙落雁》,音調基調靜美,靜中有動,旋律起伏,綿延不斷,優美動聽,隱隱間,卻又透出鴻鵠之氣,氣魄之大,一時無兩。
楊戢微微皺了皺眉,聽其曲音,氣勢宏大,可不知怎麼的,卻又帶來些溫柔悱惻之意,倒不是其技藝不精,而是這溫柔悱惻之意,卻是不經意的流出。雖是疑惑,卻也不及細想,耳聽對方氣吞山河,不由胸口熱血上湧,豪氣頓生,橫笛便吹了一曲《廣陵散》。
《廣陵散》取自聶政刺韓王,據聞聶政其父為韓王鑄劍誤期而被殺。為報父仇,上泰山刻苦學琴十年之後,漆身吞炭,改變音容,返回韓國。韓王得悉他琴技高超後,便召進宮內演奏,聶政趁其不備,從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韓王。為免連累母親,便毀容自盡。
笛音高亢,直上九天雲霄,卻又貫住著一種憤然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批燦爛,矛戈縱橫,當真是俠肝義膽,聞者無不動容,若單論氣勢而言,竟將琴音都比了下去。
喜歡正道法則請大家收藏:()正道法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