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靜生活在一個叫山前村的地方,是京市郊區的一個普通農村,不普通的是這個年代,歷史上的76年。
這一年我們失去了敬愛的偉人,是充滿傷痛的一年,這一年隨著四人幫的粉碎也是一個許多改變即將開始的年代。
姜文靜的母親是下鄉插隊的知青,自知回城無望便和姜文靜的父親姜建文組建了家庭,不論開始的時候是怎樣的恩怨纏綿,兩個人最後也是處出了真感情的。
姜奶奶當年是極力反對,知青看著是好看,文文靜靜的還有文化,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有啥用呢,這娶回來還不得供著,這有文化的人還容易事兒多,她可看不慣。
可姜父是一心一意的就要娶,王麗娟那安安靜靜的樣子看起來就和村裡嗓門震天響的潑辣女人不同,光看著就讓人覺得舒心。
姜父逆了姜奶奶的意,這好傢伙,從此以後姜奶奶看王麗娟那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總之就是哪哪都不順眼,誰讓這個女人攛掇自己家兒子和她作對呢。
薑母是個愛學習的,有點時間就愛看看書,姜父自從娶了薑母,慢慢的也開始學習了,在薑母的幫助下再憑藉著自己努力後來居然在城裡混了個臨時工,對於天天在地裡刨食的人來說,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姜父這是進城做工人了,以後就是掙工資的工人階級了,他可是山前村最出息的人了。
畢竟姜父就算只是一個沒有編制的臨時工,一個月也能拿二十多塊錢呢。
要知道這對辛苦賺工分,一個月下來也只有幾塊錢的村裡人來說算得上是有大出息了,誰見到不得誇上兩句。姜爺爺和姜奶奶也高興的不行,姜父算的上是光宗耀祖了。
村裡的人一年到頭最多吃兩次肉,可這老薑家因為二兒子進城當工人每個月桌上都能見一次葷腥呢,村裡誰不羨慕他們家啊。
因為這姜奶奶總算對薑母有些好臉色了,但還是不待見她,姜奶奶覺得就是沒有這個文文弱弱的知青媳婦,老二也能進城當工人,二媳婦要是個能幹的,家裡日子不得過的更好。
姜文靜就在這樣不受待見中出生了。
姜家大伯孃得了兩個小子,二媳婦卻生了個閨女,薑母在這個家的地位是越發低下了,幸好沒過兩年,薑母就為姜文靜添了個弟弟,姜奶奶這才勉強有些笑臉。
這個家裡最得姜奶奶歡心的還是小叔姜建強。
老話說的好,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小叔從小嘴就甜,平日裡就是啥也不幹,也是這個家裡過的最滋潤的,反正其他兩個兒子能幹,幫補一下這個弟弟那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因為姜奶奶的偏愛連帶著整個三房都水漲船高,小嬸更是囂張的不行,除了姜爺爺姜奶奶就沒有放眼裡的,想指使誰就指使誰,過的那叫個滋潤啊。
姜文靜就在小嬸的壓迫中長大了。
7歲那年她幫小嬸洗被單子掉進河裡,掙扎間手裡隨便抓住了塊石頭。
喜歡快穿之惹我的都要捱打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惹我的都要捱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