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如何知道,你說的更好,不會是深淵呢?”
反問一句,郭太后便閉上了眼睛,右手手朝著門外一指:“你想去做,去便是,又何苦來老身寢宮?”
她實在想不通曹芳哪兒來那麼大的膽子,莫說你是一個八歲孩兒,就算先帝,也不會去忽視朝中百官!
他又怎敢?!剛剛即皇帝位,不想著怎麼將朝政穩下來,反而總想著去做一些能夠名留千古,不!什麼名流千古,應該是身死魂消的事情。
或許……先帝確實看走了眼……
曹芳眸子卻依舊明亮。
“母后,那一車書冊,兒便留下了。”
真要說他猜不到郭太后的心思,那怎麼可能?要知道歷來就沒有幾個太后是改革派,當然其中也有女子天生思慮良多的原因。
畢竟於她們而言,只要國家在她們手上安安穩穩地轉接給下一任皇帝,那她們便算是功德圓滿了。
而求穩者必循矩!
至於皇帝,除去那麼有數幾個,還鮮有人不熱衷於建立超出祖先功業的。
這便是皇帝與太后兩個職位先天上的衝突!無可避免,也避無可避!
曹芳緩緩從郭氏寢宮退出,當大門關上的瞬間,寢宮以內便響起了一道嘆息。
這道嘆息之聲,曹芳更是聽得清楚。
在郭氏寢宮門口站了一會兒後他便笑著搖起了頭。
對於那些世家,他所邁出的步伐已然足夠保守了,要知道,他沒有打算直接推出科舉制度,便是出於對世家的重視!
因為,只要稍稍聰明點的人,便看得出科舉對於傳統家學形式教育的破壞性!
雖然於整個時代而言,確實是進步,但,於既得利益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場危及生死的改變!
後世如楊廣那等雄才之君,正是因為這項舉措,將整個天下的‘世家’一一得罪了個遍,再等到他三徵高麗失敗,整個國家就燃起了遍地烽煙。
“世人笑朕者……又怎知朕心中計量?”
輕聲吐出一句,曹芳便徑直轉身鑽進了大雪之中。
前有曹操三令求賢,如今他將這法子搬過來,也不過是試試這大魏天下,世家之人的心性罷了,看看他們還能否容得下,這唯才是舉四個字!
“可聽清皇帝在門外說了什麼?”
郭氏開口,那名趴在門上的女官眼皮連連眨動了幾下,而後便滿臉認真地開口:“太后,陛下說:世人笑朕者,又怎知朕心中計量?”
頓時郭太后便又氣又好笑地開口:“這個小子,是惱我不幫他呢!“
“可他又怎麼知道,便是他想學武帝,也學不了呢?“
別說是他,就算是曹操再生,也難以在眼下這個大魏以求賢令而得到足夠的收穫!漢末年間,那個潁川書院,雖然有門檻限入,但也會為那些寒門天才開啟大門,也不要求寒門學子投身世家門下。
而如今的大魏,各家都有各自的家學書院,非族中成員而不可入,外人想學習?行啊!那必須先獲得一個世家身份!或入贅,或投身。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而這身份,那些天賦不夠的人,世家又怎麼看得上?
這便是陳家推出九品中正制所帶來的改變!
換一句話來說,那便是曹芳不僅不會得到他想要的結果,而且還會被那些世家之人記恨上!得不償失!
“去將皇帝帶來的書冊整理整理吧!“
再度叮囑一句,郭太后便重新倚回了榻上,眸子中笑意盈盈。
誰說碰壁不是好事呢?就讓曹芳碰一次壁吧,那對誰都有好處。起碼他會知道,誰才是真心為他好的。
這當皇帝啊,也不能當得獨了。
……
“陛下,大雪連綿,洛陽百姓居所多有受難,該如何處置,還請陛下示下!”
曹芳屁股剛沾座椅,便有人跳了出來,語氣之咄咄,就差沒有將奏摺砸到他臉上了。
而等到曹芳反應過來,他的目光便似有若無地往曹爽身上瞟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