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這下子整個保和殿都變得落針可聞,誰能聽不出皇帝心中的憤怒和委屈。
“陛下息怒!”
這時,褚成仁作為宦官之首,連忙過來攙扶住有些氣血上頭的朱棣道:“您千萬別跟一個醉了的人生氣,萬一氣壞了龍體可不好啊!”
此刻,太子朱高熾也終於繃不住了。
不是因為他宅心仁厚,畢竟他就算有一副菩薩心腸,也架不住他對自己老爹的恐懼。
實在是于謙是他選上來的。
于謙要繼續這麼懟下去,到時候肯定又是一場你死我陪葬的遊戲。
靖難之役的時候,方孝儒就玩過一次。
十族都給玩沒了。
於是洪熙大胖朱高熾連忙上前,直接跪在朱棣面前給於謙求情道:“父皇您息怒,于謙只是因為家中老母亡故導致亂了心神!”
“再加上喝酒誤事,這才以至於滿嘴胡言亂語,您千萬別當真啊!”
一邊說著,朱高熾連連叩首。
聞言,朱棣嘆了口氣,有自己的太子給求情他心中的氣消了些。
但咱們這位永樂皇帝平生有三大愛好。
北征,打獵,嚇兒子。
眼看自己還沒找到臺階下,朱棣便轉頭看向太子道:“太子,你還真是體恤下屬啊,都嚇成這樣了還不忘給這個不爭氣的求情。”
聞言,朱高熾嚇得都哆嗦了。
見太子不說話,朱棣繼續說道:“那好,這人既然是你選上來的,那你說應該怎麼處置他?”
此言一出,這就給朱高熾難住了。
替于謙求情,也得有個分寸。
不懲罰他吧,這等於讓皇帝沒有臺階下。
懲罰嚴重了,又怕把于謙折騰死。
“兒臣...兒臣...”
“陛下,學生認為于謙只是因為母親亡故而致氣急攻心,再加上酒後失了神志才會口出狂言。”
“實則他對北征與遷都的看法並不至此,學生近些時日來經常同於謙談論北征之事,他對北征阿魯臺和治理邊關之策有許多良策。”
“如若陛下不信可先送于謙回去休息,待他酒醒後命他再寫一篇治理邊關的良策。”
就在此時,忽然朱高熾身後傳來了楚蕭的聲音。
沒轍,楚蕭原本也不想頂著雷站出來。
但他看出來了,皇帝這是已經消了氣,但卻找不到個臺階下。
太子這邊支支吾吾了半天,也說不出個好辦法。
既是結識了一場,那他就給於謙求個情得了。
“陛下,臣也願意擔保。”
同時,一旁的李祺也開口附和,畢竟這些時日以來他也確實覺得於謙被楚蕭改變後,提出的許多治邊之策很不錯。
“楚蕭,李祺。”
聽到楚蕭兩人的話,朱棣終於算是找到了下去的臺階。
但他聽到楚蕭的言辭後,卻又覺得這個臺階不是很完美,心血來潮之下轉頭對朱高熾道:“太子,既然這會試前三都是你選上來的,那你去把他倆人的殿試考卷呈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