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了起來,冷靜地說道:“兇手之所以會想到在水泥裡藏屍,那是因為,當屍體被水泥所封印起來後,屍體腐壞的氣息也會隨之被封住,這就會造成在這裡藏屍往往很難會被人給發現。”
凱麗說:“我們現在要做的,先是調查清楚死者的身份,如果一個人憑空消失了二十多年,家裡一定會有人知道的,所以找到死者身份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於是,李宇便讓將尋找這具無名女士的啟事張貼了出去。
還在我們本地的失蹤人口資訊庫裡進行了調查。
最後發現,才貼出去的當天,一位中年婦女便前來告訴我們,說是這個死者她可能認識,不確定是不是叫劉靜。
她還說,早在二十多年前的時候,那時候她還沒退休,還在一家工廠裡當主管。
當時廠裡有個年輕的出納名叫劉靜。
劉靜這個人平常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幹活也很細緻,很少出現出錯,在廠裡一干就是好幾年,大家都很喜歡她,也對她很是放心。
可是沒想到,就在當時某個發薪日當天,劉靜像往常一樣去到銀行取錢,準備在當天給廠裡的員工發薪水。
可當劉靜去了半天,一直到早上快下班的時候,廠裡的人都沒有能看到她的身影。
由於當時還沒有手機。
大家只能等啊等,想著劉靜會不會遇到什麼事了,可一直等到下午快下班之時,都沒有看到劉靜回來。
於是那一刻大家便恍悟,覺得劉靜應該是拿著取出來的那筆錢潛逃了。
當時她每個月從銀行裡取出來給大家發薪的錢,大概有兩萬多。
可別小看這兩萬多,雖然這個數額在現在這個時代算不上什麼,可在當時那個一碗米粉才一塊多的年代,這兩萬多已經算得上是今天的幾十萬了。
於是在尋找劉靜無果後,廠裡便報了案。
根據銀行的反饋,那天上午九點,劉靜確實是來他們這裡取走了一筆錢。
但之後,再也沒有人知道劉靜去了哪裡。
當時的她已經結婚幾年了,家裡有一個丈夫,但家裡人稱,那天劉靜沒有回過家,也沒有人看到她。
火車站和汽車站都沒有顯示劉靜在當天有乘車離開的記錄。
私人運營的一些麵包車的車主,也反饋說是沒有看到過劉靜。
於是,從那天起,劉靜就這麼消失了。
在那個年代,網路和通訊技術還沒有那麼發達,只有少部分比較有錢的人會使用大哥大,所以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消失的人,可不是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