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隨手一試,能做成這樣,已經算不錯的了。
若是隻用藤蔓,再尋些纖維度高的植物來混在一起,怕是紙的質量還要更好些。
“這紙還真讓我們做出來了!”
錢程拿著一張紙,有些感慨。
雖說質量一般吧,但好歹還是造出來了,於這小漁村來講,算件好事。
呲啦~
錢程捏著紙的兩個角,看著盯著自己的幾人,自然的垂下手,清了清嗓子。
“這菜地得翻一塊出來!”
對呀,菜地。
云溪被這一打岔,轉身交代了幾句就先去看蚌殼裡的菜籽了。
見幾人被菜吸引了注意力,錢程鬆了一口氣。
這紙的質量還得加強啊!
云溪翻看幾眼,蚌殼裡面的不少菜籽,已經冒出了小芽,再不下地,怕是都要直接成菜秧了。
於是直接喊船歸,“船歸,帶我們去你家菜地看看,這菜籽泡了一整天,也合適種下了。”
船歸高興的抬腳就要往外跑,轉而又反應過來,他家沒有專門的菜地,便如實說道。
“我家沒有菜地。”
語氣悶悶的。
云溪也沒想到這茬。
“那,如果要種東西的話,這土地的開墾可有什麼章程?”
船歸搖頭。
“我也不太清楚,大概是跟買地基一樣,村長劃分好後,除了各家的都屬於村子,若要多的土地,就需要更多的東西交換。”
再說,村子裡有能力換取多餘土地的,屈指可數。
云溪為難的看看院子。
地總是要翻的,只是現在,不然先在院裡種?
“院子總能種吧?”
“應該可以!?”船歸也不清楚,他們這裡沒幾家種菜的,大家都是上山挖的野菜吃。
都是說風就是雨的人。
沒一會兒,幾人就從龜山腳下挑了土回來,也沒圍籬笆,就鋪了土層,將土隴成田字格。
云溪取了泡好的菜籽,細細撒進土裡,又撒上了一層薄薄的黑泥。
剩下不少,被她放進了空間。
忙活了好一陣後,船歸才去海邊接人回來吃飯。
海邊,幾人合力撬了兩盆生蠔,刨了一桶蛤蜊和扇貝,還薅了幾捆海帶。
吃過飯,幾個年輕的上山採藤蔓,苧麻和大麻,船二爺爺幫忙編框,剩餘的人都在熬鹽熬耗油,曬海鮮。
眾人各忙各的。
等到見證了紙和線的誕生,幾人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