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說話,端著水汪汪大眼看我。
牧箭丘委屈又可憐巴巴的樣子,看得我有點上頭。
姨母心氾濫起來一發不可收拾!
“乖哈………再忍忍,馬上就好了。”
他乖巧的點頭,閉著眼把臉湊近我指尖。
哎喲…………
這種反差萌,會萌死個人的啊………
借了藥店的紗布和醫用膠布,仔仔細細把他臉頰腫起的那處和唇角包好。
這樣做,至少不會被人家以為,他那副樣子是我一手造成的吧?
“想好去哪吃飯了嗎?”
我問他,剛才一番折騰,兩個人都餓著肚子。總之,先把吃的問題解決掉,其他的,留著明天再說吧。
他讓我做主。
臺東緊鄰文京,有一片星羅密佈著規模不等的寺院的區域,這片區域俗稱“下町”,顧名思義,下町,就是過去平民老百姓居住的街區。
品味一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觸碰一座城市的靈魂,往往來源於這座城市“煙火氣”最濃的地方。就像曼谷的夜市,bj的衚衕,巴黎的菜市場,穿越其中,目光所及之處,皆能感受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聲與色的交響。
正所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下町,便是撫慰世態炎涼的一劑良藥。
下町,就像一個素面朝天卻也眉目如畫的姑娘,撐一把油紙傘穿過雨巷,回眸時眼波掩映著溫柔鄉,在文人墨客的心裡,那是如詩的遠方,是心間的潺潺清泉。
來到下町,便是燈紅酒綠奼紫嫣紅也比不過這古樸純真的一點甘甜。
從江戶時代至今,在此紮根的居民們,始終恪守著百年的傳統,竭力保持著原有的生活節奏,詮釋著最原汁原味的“匠人情懷”,為這座城市堅守著“最真實的市井氣息”和“記憶中那回不去的家鄉的模樣”。
無論清晨或是傍晚,只要走進下町的街道,走進人聲鼎沸、熙熙攘攘的熱鬧市場,看一看紅紅綠綠的蔬菜瓜果,聞一聞熱氣騰騰的食物香味,聽一聽商戶攤販的花樣吆喝,到處瀰漫著濃烈又踏實的生活氣息,聚集著最豐富又真實的民間表情,那些無處安放的焦慮裝裝和無裝裝所遁形的不安,便如滴入河流的墨汁,伴隨著豐盛的視覺與聽覺的體驗而逐漸消散開來。
從日暮裡站出來,我領著阿牧打算沿著谷根千的路線一邊散步一邊覓食。
仲夏夜的街道,除了膚色各異的路人,沿途數量龐大與顏色嬌豔的紫陽花,也算是這一帶的特色,花團錦簇這個詞大抵就是用來形容眼前的景緻。
谷中的貓咪數量眾多,又因夏目漱石的著作而使這些貓咪們聲名遠播,甚至因為傳言,在夕陽西下的街道上拍照的貓咪,是最可愛的,而在黃昏時刻吸引無數慕名者紛至沓來,短短的僅170米長的街道,匯聚了不少“貓迷”,舉著手機相機瘋狂拍照的同時,也不斷髮出各種語言匯聚的“敲可愛哦”的感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是到此時才發覺,阿牧的童年還真是乏善可陳,沿街鱗次櫛比的保留著江戶時代風格的木質小鋪子,叫賣的我和淺野彰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各種小零食,還有那些看起來上了年代的小玩意,他居然一個都不認識。
我的天~~~~
真為他掬一把同情的眼淚!
我兩邊逛邊吃,牧箭丘的表現就像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國遊客——見啥都好玩,吃啥都好吃。
再一次忍不住,為他掬一把同情淚。
“阿牧你的童年是什麼樣的呢?”我實在驚訝於,這些再尋常不過的小玩意,居然可以讓號稱東京都no.1的高中生頻繁露出孩童般質樸喜悅的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