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你一個女人,離婚之後,沒了男人在外邊掙錢,你怎麼生活啊。
你現在體會不到,因為你年紀還不是很大,兒女們不說啥,可以後呢,你年紀大了需要照顧了,指望著孩子們照顧你嗎?
聽人勸吃飽飯,你太不聽勸了。
我現在有點兒理解,你為什麼跟你婆婆姑姐甚至孩子們都有矛盾了。
跟一個人有矛盾,那可能是對方不好,跟跟周邊所有人都鬧矛盾,那是不是說明你自己本身也有問題呢?
我覺得你若是不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將來無論去了誰家裡,都有不了好結果。
哎,這村裡的女人腦袋就是軸,認死理,一點兒都不知道轉圜。
非得一根筋地把事情鬧到沒辦法收場了。
這樣固執的你,即便以後再找一個男人,再結一次婚,也同樣會以離婚收場吧。”
林母原本已經走到門口了。
聽到這話,她腳步停了停,轉過身,態度依然很客氣,語氣更是平和的很,“同志,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我不認同。
女人依靠男人生活,在家裡伺候老人照顧孩子,每天干著家務活兒,承受著男方家人給的委屈,這是一種生活方式。
女人靠自己生活,自己掙錢,照顧想照顧的人,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愉悅自己的心,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誰規定,女人這一輩子就必須圍著男人以及男人的家人轉?
如果,男方以及他的家人,能像女人待他們一樣好,這日子尚且還能繼續過。
可如果,男方以及他的家人,讓女人受盡委屈,那還過什麼?
女人在有能力的前提下,還是要多愛自己幾分,當然了,也要多積累財富,給孩子們積攢下家業,也給自己掙出來養老錢。
這樣既能在孩子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幫助,又能在老的時候不拖累孩子們。”
林母不知道這個工作人員為什麼對她有這麼大的敵意,明明她們之間沒見過,更沒得罪過她。
林母不會惹事兒,但事情來了,她也不怕。
工作人員一噎,下意識地就想反駁,可張了張嘴,一個字都沒說出來。
她壓根兒沒想到林母說話這麼噎人。
等林母走後,才氣呼呼把搪瓷缸放到桌子上,發出砰的一聲。
沒想到自己居然被一個村婦教訓了一頓,心裡委屈的緊,忍不住連連跟同事們抱怨。
“一個村婦而已,說的她好像多有錢多有能力似的。
她是啥事業女強人嗎?就算是的話,就不用圍著男人跟家庭轉了?
這是啥子道理嘛!
我看她之所以會離婚,就是因為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思想。
誰家的女人不圍著男人轉,別說她,就咱們這些機關單位的,手裡拿著鐵飯碗的人,下班之後回到家,不也一樣要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嗎?
咱們女人身上傳承下來的賢惠持家,在她身上我是一點兒都沒看到,真不知道她在矯情了什麼勁兒。”
有同事笑稱,“啥,你上了一天班,還要回家洗衣做飯做家務啊,那你可真夠辛苦的。
我不用,我回家就是休息,等著吃飯,掙錢已經很辛苦了,幹嘛還拿賢惠持家綁著自己。
那樣日子過著有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