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倆先回來吃點兒飯,1會兒再去找他們。”
宋嶼川簡單地解釋了兩句,又看向宋老爺子,“爺爺,1會兒我們走的時候,得給我那兩個同事帶點兒熱乎的飯,家裡有保溫桶嗎?”
“有有有,有好幾個呢,家裡飯也多,你們倆多吃點兒,也給他們多帶點兒。”
宋老爺子1聽,連忙讓王剛去廚房把放在鍋裡溫著的飯菜拿來,自己則去找保溫桶。
王慧兒看著累到不想說話的宋嶼川跟樑上進,“你們兩個也真是實誠,接到通知去幫忙裝貨,咋不知道多找幾個人過去,把自己累壞了咋整?”
宋嶼川笑了笑,“沒事兒,3嬸兒,就是太著急了,沒想起來喊人。”
林知瑜知道,他們運送的裝置涉及到保密問題,所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包括她,至今為止也不知道宋嶼川單位生產啥,只知道是軍用的。
她也沒多問,那是宋嶼川的工作,也是他熱愛的事情,她能做的就是在背後給他力所能及的支援。
林知瑜來到廚房,王剛正把鍋裡溫著的飯菜端出來。
有肘子,有紅燒豬蹄,涼拌豬耳朵,還有1個酸豆角炒5花肉,他們吃晚飯前提前撥出來的。
下午的時候,宋興國特意出了1趟門,也沒幹別的,因為小豆包喜歡吃豬肉,所以去飯館裡專門買的肘子跟豬蹄還有豬耳朵。
酸豆角炒5花肉是中午請的那位廚師離開前,宋興國讓他炒好了之後才離開的。
原因無他,只因為小豆包喜歡吃。
宋興國甚至開始打聽,哪裡的豬肉更香更好吃。
連宋老爺子都說,家裡接下來1個月裡,餐桌上肯定頓頓都離不開豬肉。
這個年代的家長就是這樣,孩子要是表示某1種食物好吃,接下來1連好多天飯桌上都會出現這個食物。
直到孩子們吃膩了為止。
主食依舊是白米飯。
林知瑜看了1眼王剛拿出來的飯菜,說道,“王叔,家裡有雞蛋嗎?有的話我給他們做個雞蛋湯。”
“有。”王剛指了指櫃子裡,“在第2層的櫃子裡,不過家裡沒啥綠色菜當配菜,只有1顆大白菜。”
現在已經是深秋時節,蔬菜已經拉秧了,北方的蔬菜匱乏,最常見的蔬菜只有大白菜跟白蘿蔔,京市還好1些,起碼上午的時候還能買到青椒跟土豆茄子,西紅柿或者其他綠葉菜根本沒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青椒跟土豆茄子,就想多買1點兒都沒有,好多人都想買,菜少人多,根本輪不到買,那菜就被搶光了。
而且從深秋時節開始,蔬菜的價格就開始上漲了,因為北方天氣寒冷,農田到了39天會上凍,那土凍邦邦硬,就是種了也長不出來。
所以想吃新鮮的蔬菜,只能從南方運來。
路途遙遠運費昂貴,菜販子們還想掙錢,就只能從菜價上找補回來。
除了北方耐寒耐凍的大白菜跟蘿蔔,別的蔬菜價格到了冬天都會翻好幾倍,過年的時候更是跟肉價看齊。
宋家因為宋興國做買賣的關係,家裡條件不差,所以甭管哪個時節,市場有什麼新鮮菜,每天都會買1些回來。
起初,宋老爺子也捨不得,那1把青菜好幾毛錢1斤,還不如吃肉呢。
但耐不住宋興國勸說,什麼營養均衡才不會生病,少生病就少去醫院,去1趟醫院吃藥打點滴也花不少錢,關鍵還受罪。
而且宋興國也經常回老宅住,沒有蔬菜,他就有意見。
時間1長,宋老爺子的觀念也就轉變過來了。
而且宋家是現吃現買,反正離市場並不遠,買多了人吃的少,放到最後不新鮮了,做出來的菜味道不好,大家不動筷子,吃下去不是味兒扔了又可惜。
都是從苦日子裡出來的人,對糧食有珍惜的心。
林知瑜開啟櫃子,裡面2層有56個雞蛋,還有1顆孤00的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