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結果在林知瑜的意料當中。
有王慧兒的衣服當樣子,王小姐能真真實實地感受到衣服穿出來的效果,也能看到衣服的質量跟款式,再加上她開的價格對於不差錢的王小姐來說並不貴,能買的起又讓自己穿起來變好看的衣服為啥不買?
林知瑜怕自己事情多忙忘了,所以當下就決定把裙子做出來。
她這人就是這樣,決定做什麼事兒,在腦子裡理清楚思路之後就會放手去做,當下能幹的事兒很少拖延到第二天。
這就跟好多創業者一樣,好多專案能成,憑藉的都是一身弧勇跟滿腔的熱血。
趁著這個勁兒起來就是起來了,這個勁兒一旦過了,啥也做不成。
林知瑜跑去西屋挑布料。
西屋都快成了她的庫房,吃的食物已經轉移放到了地窖裡,剩下的全是布料跟做衣服的服飾,就連做裝飾的小釦子都有好幾十種,只不過每種數量並不多,每種都有兩到三顆。
高明從南方進貨回來,已經把貨鋪滿了,不過讓人驚喜又尷尬的是,開業那天生意爆火,三千多的貨幾乎銷售一空,好多人都沒有買到。
就剩下一些小釦子。
沒法兒,高明只能暫時把櫃檯關了,帶著賣貨的八千塊錢,還有剩下的一兜釦子,跑易水村來問林知瑜意見,下一步要咋辦。
林知瑜卻讓宋嶼川做主,因為她已經把櫃檯轉給了他。
她現在手裡生意太多,沒啥時間管這些,當初承包櫃檯賣飾品就是為了弄個穩賺不賠還不用太費心思管理的小買賣,當成禮物送給宋嶼川。
既然送給了他,具體怎麼經營怎麼管理,掙了多少錢,錢都幹嘛了,林知瑜也不管,給他充分的空間和自由。
宋嶼川在屋裡招待高明,看著桌上的八千塊錢陷入沉思,高明從南方回來,往店裡鋪貨那天他也去了,見識過好多傳說中的小飾品,說實話那花花綠綠,密密麻麻各式各樣的小飾品看的他眼花繚亂,他著實不理解為什麼女孩子們都喜歡這些。
鋪貨那天便有好多女孩兒們圍觀,要不是有保安看著,怕是一窩蜂都進來搶了。
等真開業那天,從早上八點開始到晚上八點,櫃檯裡烏泱泱的全是人,甚至還在外面排起了長隊。
周圍的櫃檯老闆們十分羨慕,甚至也想轉行賣飾品,但這想法想想也就算了,誰也不敢實際行動。
想要好看漂亮的小飾品那得去南方進貨,沒點兒熟悉的門路,或者談判手段,會挨坑。
有人晚上睡不著,認真琢磨過了,飾品這玩意兒進貨量小,進貨成本就高,賣價就不能低,同樣的飾品人家放著便宜的不買買貴的,腦子進水也不能幹那事兒啊。
況且手裡的資金有限,單個飾品的成本又高,進貨的種類就少,完全達不到那種震撼人心的效果,不能吸引女孩子們的眼球,又抓不住人家的心思,怎麼掙人家的錢?
說白了,開飾品店這事兒得有錢有人有地方,鋪貨之後還得會賣會管理。
有充足的資金才能大量進貨,跟廠家談的時候才能把價格談下來。
如果採購的人再有點兒實力,還可以把商品的價格壓得更低。
進貨成本低,飾品價格可以賣的便宜,自然會有大把的女孩子買單,根本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而且櫃檯面積大,那琳琅滿目花花綠綠的飾品往整齊的貨架上一掛,達到的視覺效果十分震撼,大男人看了都會戳到心裡,更別說本身就喜歡飾品的女孩子了。
女孩子們挑飾品,可不像男人們挑選生活用品一樣選好付完款拎著東西就走。
她們得挑挑選選好長時間,直到看到心儀的飾品才能下定決心買,這個過程裡,服務人員就必須得有足夠的耐心。
總之飾品店的生意好,大家羨慕歸羨慕,卻不會輕易效仿,無論哪方面都比不過人家,胡亂弄到最後受損失的只能是自己。
再有,飾品店的客流量大,這些人買完飾品後心情愉悅時,也會在周邊的櫃檯裡逛一逛,看中啥順手也就買了。
相當於無形中給他們帶來了客流量。
作為受益者,誰也不會吃飽了撐得去找飾品櫃檯的麻煩。
最重要的是,百貨大樓的陳經理跟飾品櫃檯的老闆關係還挺好,大家和睦相處最好,放話出來誰敢沒事兒找事兒,就是跟他作對。
以後自己櫃檯有了事兒,別找他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