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貞媽為了閨女未來的幸福豁出去了,不惜頂著壓力來同孟老太太好好談一談。
她在孟家過了這麼多年,也知道孟老太太的為人,那哪兒是一個正常的婆母,妥妥地老太后。
老太后她在孟家說一不二,固執己見,只要是她想做的,沒有人可以改變她,更沒有人可以對她的決定說不。
就連她最喜歡的三房都不行。
這世界上只有兩個人能勸住她的人只有孟老爺子,只可惜孟老爺子已經去世好多年了。
另外一個,就是孟老太太她自己。
她做出的決定,甭管重要不重要,只要她想,她隨時可以反悔。
但孟貞這事兒,孟老太太已經認定了,沒有可能改變。
還有孟老太太不待見他們二房的人。
有多不待見呢?
以前有孟季凡在家裡打底,他們二房的日子雖然不怎麼好過,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比一比悽慘的孟季凡,日子還是能湊合過下去的。
孟季凡十三歲那年開始去鎮上打工,雖然家裡的活兒依舊會留給送錢回來的他,但是像做飯洗碗刷鍋挑水,下地掙公分之類的並不能等,孟老太太想也不想地把這些繁瑣的麻煩事兒交到了孟貞媽手上。
孟貞媽那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盼望著,孟季凡別去打工了,回家裡來幹這些家務。
她每天從早幹到晚,渾身難受地根本不想吃飯,更懶得收拾自己,倒在炕上沾了枕頭就睡。
天剛剛矇矇亮的時候,便會被孟老太太叫起來,給家裡的眾人準備早飯,吃完飯收拾好了就得下地掙公分,中午飯不用做,帶上兩塊硬硬的餅子跟一壺水去地裡,在地裡一直幹活兒,這樣能多掙些公分,以後分糧食的時候可以都分一些。
地裡那些活兒全是費力氣的重活兒。
孟貞媽在地裡幹一整天之後,別人能在地頭上歇一歇,甚至可以去河邊沖沖洗洗,去去身上的髒,她可不能那麼悠閒。
因為孟家還有一大堆活兒等著她做。
做了晚飯之後,孟家的人都可以上桌吃,她不行,她得給大夥兒燒水,因為他們吃完飯後要衝涼。
大夥兒去洗澡的空擋,她抓緊時間填補兩口剩飯剩菜,孟老太太對家裡的糧食看的緊,每個人都是定量的,做少了大夥兒不夠吃會捱罵,做多了會挨更嚴重的罵。
孟家人也不懂謙讓,因為她最後吃,大夥兒有時候會從她那份飯菜裡扒拉掉一部分到自己碗裡。
這個扒拉兩筷子,那個舀一勺子。
但最後根本剩不下什麼。
幸好,孟貞爸還有點兒良心,看快扒拉沒了就攔著不讓他們扒拉了。
孟貞媽吃完那剩下的破飯,還得去河邊挑水,因為明天家裡還需要用水。
等挑水回來,家裡人都睡了,她才能進屋睡覺。
因為身心俱疲,沒有時間跟力氣收拾自己,整日裡頂著兩個黑眼圈,臉色蠟黃蒼白沒有一絲血色,身體也骨瘦如柴,穿戴邋遢,導致孟貞爸看她也越來越不順眼。
孟貞爸不僅不理解她,不幫著她,還埋怨她不如三弟妹會打扮,以前雖然沒有三弟妹穿的洋氣,但至少在外貌跟身材上都比三弟妹強,這讓他心裡特別受用,覺得在這一點上,三弟不如他。
因此,孟貞爸對孟貞媽態度也好,整日裡噓寒問暖。
經過一段時間的磋磨後,孟貞媽老了好幾歲,模樣大不如從前,更懶得捯飭自己,以至於處處不如孟浪媽。
孟貞爸的態度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看到她心裡就厭煩,見面都不想見到,別別說共處一室,誰在一個炕上了。
孟貞媽差點兒沒氣死,為了多活幾年,她儘量避開孟貞爸。
但同在孟家,就巴掌大的地方,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誰能真正避開誰?
孟貞爸也不給她留面子,當著孟家人的面,對她的態度差到了極點,每天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
那段日子過得,孟貞媽沒有一天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