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不了幾天,同樣的衣服會出現在孟奶奶身上。
當然了為了避嫌,孟奶奶會把衣服改動一下,沒事兒人似的穿出來。
若是有人認出來跟自己被偷的衣服差不離,便會遭到孟奶奶一頓辱罵。
他們想辯解,甚至想從那衣服上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來。
可衣服都被改了,哪兒還有蛛絲馬跡可言。
她們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把一腔的苦水硬生生地往肚子咽。
一次兩次,次數多了,大夥兒也就學聰明瞭,要不就在衣服上做好標記,要不就守株待兔,將偷盜之人抓個正著。
不過,即便做好標記,或是將孟季凡抓個正著,他們也拿孟奶奶沒辦法。
她可以空口白舌的把所有的過錯全推到孟季凡翻一個孩子身上。
他們還不能計較。
畢竟人家已經當著面兒把孩子打了個半死了,若是再為了這事兒計較,得罪孟家不說,傳出去臉上也沒有面子。
他們不能把孟奶奶怎麼樣,只能加強防範,防著孟季凡。
以前他們還會對孟季凡抱有幾分同情,畢竟這孩子從小沒了爸媽,他爸媽行事兒也不像孟爺爺跟孟奶奶那樣。
算是整個孟家為數不多的實誠人。
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大夥兒對年紀小小的孟季凡還有幾分寬容,後來偷盜事件多了,他們看到他便心生厭惡。
有時候抓到他了,不僅辱罵他,還對他拳打腳踢。
孟季凡小小年紀,臉上就十分麻木,跟個木頭似的,只知道聽孟奶奶的話。
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他反抗過,被打的只剩下了一口氣。
嘗過頻死的滋味兒卻沒死成。
活著也痛苦。
他也知道偷別人的東西不對,可他的反抗沒有一次能成。
讓孟季凡寧願被孟奶奶打死也不再偷東西的人是隔壁的孤寡老人。
他明知道每次孟季凡去他家裡並不是為了看他,而是為了偷他的吃食。
那老人卻總笑呵呵的模樣,沒跟他發過一次脾氣,有時候還會給他幾個糖塊兒。
每次總是有意無意地給孟季凡講些道理,孟季凡年紀小似懂非懂,走的時候依然偷拿吃食,不過他知道不能都拿走,每次只帶走一半。
老爺子對此只當看不見,還囑咐他,若是遇到困難了就來找他。
只拿那些飯食回去,孟奶奶自然不滿意,但也沒多說什麼。
她也知道村裡人如今對孟季凡防範的緊,對他的厭惡也達到了巔峰。
這已經達到了她的預期。
東西少點兒就少點兒,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
那是孟季凡整個童年裡為數不多的糖,跟老爺爺給的糖塊一樣甜。
老爺爺時不時地勸說,也讓孟季凡麻木的心鬆動了很多。
後來孟季凡年紀稍長了些,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像往常一樣,跑去隔壁院子裡,想跟老爺子說一聲,以後他不偷東西了,打死也不偷了。
可院子裡沒人,連同老爺子用的那些物件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