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瑜點了點頭,能搞定就行,她笑呵呵地說道,“那行,雙喜姐,你先帶孩子回去吧,我看孩子也困了,趕緊帶她回去睡會兒,等明天早上你再過來。”
“哎,好。“秦雙喜帶著孩子回去了,日子有了奔頭,她愁眉不展的臉上有了笑容,腳步也輕快了些。
林知瑜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邊幹活兒邊跟林母打聽秦雙喜的事兒。看書喇
"說起來這秦雙喜也是個可憐的,孃家是鎮上的,家裡開著小賣部,文化程度不低,上到高中呢。
人長得也高挑,就是身上有胎記,小時候還好,長大了之後就被周圍人嫌棄。
說她命硬克家裡,她還有一個哥哥呢,就因為這個,誰家姑娘也不願意嫁過去,她爸媽沒了法兒,隨便在村裡尋了一家就把她嫁了出去。
這周家咋說呢,周大娘沒啥文化,為人固執又古板,說話也是尖酸刻薄,自己有自己一套章法,別人不聽她的,她就會跟瘋魔了一樣勸別人聽她的。
周大娘屬於那種窮講究的,但他們家也就比一般人家條件好一點。
她兒子週二龍在鎮上一家餐館上班,每天累死累活的幹活兒幹到半夜,一個月倒是能得三十塊錢的工資。
周大娘把那工資都攥在手裡,一分錢也捨不得給秦雙喜花。
你也知道,村裡的老一輩喜歡端老婆婆款兒,一天天的沒個正經事兒,只知道想方設法地磋磨兒媳婦。
這個秦雙喜又是個老實巴交的,進了門沒少被立規矩。
洗衣做飯不必說,每天還得給周大娘洗腳,早上還得給她倒痰盂。
就這麼好聲好氣地伺候著,那周大娘還不知足呢,天天不是打就是罵,要不就讓秦雙喜去外面撿木柴。
也不讓秦雙喜自己去,她去哪裡周大娘都跟著,對外面說是怕兒媳婦累到,自己能幫著乾點兒啥就乾點兒啥。
其實啥活兒也不幹,就是溜達著玩兒,落個好婆婆的名聲而已。"
林知瑜瞭然地點了點頭,原來周大娘是個兩面三刀的人啊。
這點兒透過她剛才說話,也不難看出來。
林母嘆了口氣,“這秦雙喜太老實巴交了,周大娘這麼磋磨她,她啥話都不說也不反抗,導致周大娘越來越過分。
去年,秦雙喜懷著孕挺著大肚子,大冬天裡踩著雪還去外面撿柴火呢,結果不小心摔了一跤動了胎氣,生那孩子的時候難產,那孩子腳先下來的。
接產的產婆都說不好活了,不過秦雙喜母女兩個倒也命大,娘倆個愣是活了下來。
周大娘見人沒事兒了,也不管秦雙喜出沒出月子,就想讓秦雙喜伺候她,但後來被周大娘的兒子壓下來了。
周大娘的兒子咋說呢,跟你爸一樣是個孝順過頭的傻蛋。
不過你爸相對來說,還沒有那麼混,還知道稍微顧著家裡一些,不至於讓我們餓死林知瑜無奈地搖了搖頭,這易水村裡,大部分男人都這樣,很多女人都是這麼委委屈屈稀裡糊塗地過了一輩子。
一輩子很少有開心的時候。
像秦雙喜這樣的,村裡還有不少。
林母又嘆了口氣,“把孩子帶出來幹活兒,比待在那個家一日三餐地伺候周大娘強太多了。
只是秦雙喜懦弱慣了,知道她想帶孩子出來幹活兒,周大娘估計不會同意,肯定又會用老婆婆的身份去壓她。
另外,聽說週二龍今天也回來,要是他們母子二人合起夥來欺負秦雙喜,這事兒成不了。"
想到秦雙喜離開前那堅毅的眼神,林知瑜搖了搖頭。
這事兒準能成。
以前沒孩子,秦雙喜又沒個工作沒個收入,加上本身的性子軟,被周大娘道德綁架幾句,肯定會妥協。
但不管是林老太太也好,還是周大娘也好,她們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
那就是為母則強。
林知瑜是真心實意地想幫秦雙喜一把,所以她剛才特意把話說重了一些。
就算秦雙喜能繼續忍受過那樣非人的日子,秦雙喜能忍受她的孩子也過那樣的日子如果她能剛強一點兒,把孩子帶出來好好幹活兒,以後林知瑜也不會虧待了她。
可如果秦雙喜選擇繼續隱忍妥協,那林知瑜也不會強求。
周家。
週二龍從鎮上風塵僕僕地趕回來,手裡提著大包小包,他每個月都會休息一天,在家裡幫著乾點活兒。
一進門,便見周大娘淚眼婆娑地坐在凳子上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