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2年2月1日農曆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象徵著新得開始,晨曦頂著嚴寒微微探出頭,農村鄉間灶頭被烈火烤得炙熱,大黑的鐵鍋中糖水正沸騰翻滾著。
“媽,水燒開了,湯粑好了沒啊!”
黑漆漆的灶臺前,陸晨飛跟邵林兩人看著沸騰的糖水,眼中都露出迫不及待的神色。
多年沒有吃到陳媽親手包的湯粑了,很是懷念吶!
陳媽親自做的湯粑與街上販賣的不一樣,都是從地中自家種的糯米打磨成粉然後經過晾曬之後形成的湯粑粉,就連湯粑用的餡也是自家酥麻跟黃糖錘碎煉合的。
記得,以前院裡窮,每年能飽餐一頓的時,吃得最高興的便是大年初一的湯粑,這多年沒回來,還真挺懷念那種味道。
也許,他們懷念的不是那種湯粑的味道,而是家的味道吧!
隨著大哥的催促,陳媽跟王芳芳們端著一大盤黃竹簸箕來到廚房,每一次看著那些白嫩嫩的湯粑下進鍋裡,大家都渴望的盯著,嘴裡甚至還下意識的嚥了咽口水。
等到一部分湯粑浮出糖水面後,陳媽便用勺子舀起七八個來到大堂的靈牌前供奉一番,在供奉的同時還唸唸有詞。
在陳媽進行供奉的時候,一大家子全部都跪在大堂前虔誠的禱告,祈求袁叔跟大鬍子叔叔泉下有知能保佑這個家風調雨順。
這樣的情況說來也是可笑,明明知道這不過是一個謊言,可即使他們如今已經長大成人,還是被這種觀念束縛。
不過這樣的情況在農村可不少見,甚至是每家每戶都在經歷的傳承,不過可惜的是,尋常家的孩子禱告的物件都是自家祖宗,而他們這一家子,只有袁叔和大鬍子叔叔。
祭拜完袁叔跟大鬍子叔叔之後,我們便幫著陳媽收拾起碗筷,因為這也是習俗之一,凡是請來故去之人進食的東西都必須進行回鍋,這回鍋可不僅包括食物,也包括祭祀用的碗筷。
等祭祀過後,大家這才迫不及待的品嚐美食起來。
“還要像往年一樣出去玩嗎?”用過早飯後,慕容珩朝眾人問道。
按照小時候的慣例和農村習俗,大年初一,便是街上最熱鬧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天,因為這一天,便是孩子們最富裕的時候,只要看到好吃的、好玩的都能買。
為此,昨晚大家可沒少尷尬。
尤其是大哥、二哥跟三姐。
他和小十二算是提前準備,先在銀行取了點錢,畢竟這一大家子的侄子侄女,那個紅包就有五六個。
當然,昨晚就給了五嫂六嫂兩家的那兩個,一個三歲的小侄子莫林跟一個四歲的小侄女白玲玲和七哥家那位五歲的兒子林耀。
自然,老實巴交的七哥林坤那是好一番推脫,可是望著七嫂林瑤挺著個大肚子還是在除夕夜陪著七哥回來過年,最後幾人還是硬塞了幾千塊的紅包給嫂子。
七哥林坤,自從大哥三人失去訊息後,便是七哥輟學到工地上打工為這幫兄弟們賺的學費才把兄弟幾人供起來的。
如今兄弟們自己都能獨立養活自己了,七哥身上的擔子也沒有那麼重之後,只有高中學歷的七哥便帶著工作中結識的一幫兄弟幹起了工程承包的工作。
他與七哥商量過幫七哥成立一個公司,逐漸發展成建築公司,若是大哥沒有辦法打理公司,他會尋找專人來幫忙七哥。
“我們想去為袁叔、周叔掃墓。”大哥陸晨飛沉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