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為民拎著一份簡單的午飯,從學校的食堂走了出來。
他打算趁著午休的時間,再回辦公室備備課。
下午有一節大課,要講話本小說對華夏小說發展的影響。
年近六十的他已經在這所學校待了三十多年。
他喜歡這裡的一草一木,喜歡那三尺講臺。
甚至連他自己,都已經成了這所學校的一部分,走在路上,畫面是那麼的和諧美好。
一路走來,有不少學生和老師都向他點頭致意。
中文系的學生和老師都知道,柳教授人是極好的。
大家對他的印象是古板、不苟言笑、態度認真,樂為人師。
只要你有學術上的問題請教他,即便你不是他的學生,他也很樂意為你解惑。
在他的身上,你能看見華夏傳統知識分子的那種風骨。
回到辦公室把飯盒放好,裡面是他今天吃剩下的午飯,晚上熱一熱還能吃。
他戴上眼鏡,拿起了備課的教案,想著今天下午的課程,從什麼地方開始切入。
就如同無數個午休時間一樣,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照在了教案上,也照在了他的臉上,好似一柄無形的刻刀,在老人的臉上雕刻下了名為歲月的痕跡。
三下輕輕的敲門聲,讓柳為民回過神來。
他喊了一聲“進”,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就抱著一份資料走了進來。
對方扶了扶臉上大大的黑框眼鏡,朝著柳為民一笑道:
“柳教授,這是您要的東西,我給您放哪?”
柳為民扶了扶眼睛,看清楚來人之後也和善的笑了笑道:
“是小孫啊,就放在我右手邊吧。”
小孫走到近前,將手中的資料按照指引,放到了桌子上。
就在她擺整齊資料,轉身打算離開的時候,她的餘光卻掃到了桌子上的一個相框,然後她就輕咦了一聲愣住了。
相框裡面是一張三人合照,柳教授站在左邊,右邊是一位和他年紀相仿的女性。
這都不是讓小孫駐足的原因,她之所以停下來,是因為照片中站在中間的那個女孩。
看見這個女孩的第一時間,她就覺得很眼熟,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而且應該就是最近。
等她再仔細看了兩眼後,就忍不住捂住了嘴巴,一臉震驚的看著照片,又快速的看了看柳為民。
柳為民也感覺到了小孫異樣的眼神,他有些疑惑道:
“還有什麼事情嗎?”
小孫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指著相片道:
“柳老師,這照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