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倉促之間,祖大壽唯一能想到的應對策略。
“祖總兵,不對勁啊。”
在祖大壽邊上,陳繼盛忽然開口說道。
“有什麼不對勁的?你們毛總兵可能已經被韃子殺的落荒而逃了吧。。。”
對陳繼盛的疑惑,郭濤很是沒好氣的嘲諷道。
之前在城牆上,郭濤也聽到韃子和東江兵馬交手的動靜。
現在看來,可能只是虛張聲勢。
郭濤甚至都懷疑毛文龍是不是已經投降了韃子。
畢竟一千韃子騎兵,在遼東絕對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等閒一兩萬明軍步兵根本不是韃子的對手。
“別胡說八道。”
祖大壽沒好氣的訓斥了一句。
陳繼盛瞥了眼郭濤,沒打算和對方計較。
這幾年在遼東,碰到遼東的明軍將領,大多都是連正眼都不願看東江兵將一眼。說話陰陽怪氣,陳繼盛早就習慣了。
而且出發前,毛文龍還特意交代過。
現在遼東的明軍都受東江轄制。可以說這些兵馬變相的都是屬於東江。
犯不著和這些人爭一日之長短。
等到解了錦州的危局,到時候再讓對方好好看看。
陳繼盛沒理會郭濤,繼續說道:“祖總兵,韃子為什麼不直接攻擊咋們?”
這一句讓祖大壽瞬間猶如醍醐灌頂一般。
祖大壽能成為寧遠的總兵,不僅僅是因為其家世和本事。祖大壽本人也是人精一般
的存在。
經過陳繼盛的提醒,祖大壽瞬間就反應了過來。
仔細的打量了眼前韃子幾眼,祖大壽發現了更多的問題。
這些韃子陣型散亂,根本不像是有人統帥。
潰兵。
祖大壽瞬間就反應了過來。
太好了。
“讓開大道,讓這些韃子跑。”
祖大壽直接下達了命令。
這次反而是陳繼盛想不明白了。
在陳繼盛看來,既然將這些韃子堵在了這裡。那完全可以將對方一網成擒。
而且東江兵馬就在邊上。
在大軍團作戰上,陳繼盛的經驗很少,可以說幾乎沒有。
以往東江兵馬也是伏擊過韃子的騎兵,但是因為本身沒有騎兵,又不擅長硬碰硬。
所以每次伏擊雖然都有斬獲,但是成果都不會太大。
陳繼盛對祖大壽的印象還停留在寧遠城外,祖大壽率七百多明軍和韃子將領武拜率領的兩千人馬死戰的時候。
不過陳繼盛忘了,那時候剛剛丟失了寧遠,有十幾萬百姓和士卒被困在寧遠城,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