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滿桂守不守塔山,其實問題都不是太大。
於是滿桂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雖然對不能追殺韃子,滿桂感覺很是遺憾。
但是滿桂也知道,濟爾哈朗手下的韃子騎兵比自己多的多。真要惹惱了對方,滿桂也未必能討得了好。
滿桂只是脾氣比較直,又不是真的蠢,剛好藉機給自己找個臺階下。
不過隨即滿桂就感覺有些不對勁。
曹文詔這話怎麼聽著像是在交代遺言。
“曹將軍,你大可不必如此。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曹文詔直接揮手止住了滿桂的勸阻。
今天曹文詔打的太慘了。從陝西帶來的五千子弟只剩下了區區三百人。
此時的曹文詔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當年項羽不願渡江逃走的心情。
而且曹文詔知道,自己就算能苟延殘喘,舔著臉活下去。
到時候劉德肯定也會將髒水潑到曹文詔的身上,甚至會牽連這活下來的三百士卒。
而且以督師王之臣的秉性,肯定也會讓曹文詔來背這個初戰失利的黑鍋。
與其如此,何必再回去受那種羞辱。
而且如果曹文詔死的足夠壯烈,那這三百活下來計程車卒也能平安無事,甚至享受應有的榮耀。
其實歸根結底,曹文詔是對整個明軍,甚至對整個大明朝失望透頂到了極點。
這關係遼東生死存亡的大戰,卻是因為王之臣等人的私心而引發的。
現在王之臣更是孤注一擲,拿這十幾萬士卒的命來賭自己的前程。
在到塔山之前,曹文詔或許還倖存僥倖。
可是自己部下的鮮血讓曹文詔徹底清醒了。
在王之臣這樣極具私心又完全不懂軍事的統帥指揮下,明軍的慘敗其實已經無法避免。
與其最後死的窩窩囊囊,那還不如以一種最耀眼的方式戰死。
這種種的原因,促成了曹文詔下定了決心。
曹文詔朝著滿桂抱了抱拳。
“還請滿江軍能幫我照顧下這些兄弟,末將感激不盡。”
說完,曹文詔直接翻身上馬,直接單人獨馬朝著遠去的韃子大軍追了過去。
曹文詔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奔著濟爾哈朗去的。
甚至不求真的傷到濟爾哈朗,只要能將對方嚇的肝膽俱喪就可以了。
不然的話,曹文詔又不是神仙下凡,怎麼可能真的單人匹馬去面對韃子的數萬大軍。
曹文詔什麼都沒帶,所以很快就追上了韃子的後軍。
落在後面幾個韃子聽到身後的馬蹄聲,只是扭頭看了一眼,就嚇的幾乎墮落而逃。
今天這一戰,先是曹變蛟和正紅旗第一勇士多弼同歸於盡,後是曹文詔又殺了正紅旗威名赫赫的固山額真阿古勒,這樣的戰績,帶給這些韃子士卒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