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遵旨。”
朱辰的決定讓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蘇茂相本來就是閹黨中的核心人物。朱辰既然能將魏忠賢交給蘇茂相來審理,那其實就是對此事做了定論。
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會牽連其他人了。
“先將魏忠賢帶下去吧。”
朱辰乘機朝著王體乾使了個眼色。
這些文官是被穩住了,可是還有眾多的宮中太監和宮女,這就得讓王體乾出馬了。
王承恩跟著王體乾一起悄悄離開了天啟帝的寢宮。
對此王體乾並不意外。雖然王體乾選擇了投靠朱辰,但是再怎麼說,他也只是個外人,很難真正獲得朱辰的信任。
以後這宮中,王體乾依然還是那個充當門面的,真正的主事人是身邊的王承恩。
這一點如果搞不清楚,那王體乾就得步魏忠賢的後塵了。
搞定了魏忠賢,朱辰本以為自己可以鬆一口氣了。
可是朱辰這次卻真正見識到了明朝文官的嘴炮能力。
這讓朱辰這個鍵盤俠只能甘拜下風。
為了天啟帝的後事,這些人整整吵了好幾天,都不帶歇的。
可是最讓朱辰懵的是,最後一件事都沒定下來。
這讓朱辰當場就怒了。
朱辰直接大發雷霆,責令讓黃立極會同禮部,三天之內拿出一個章程來。其他人該幹嘛幹嘛去,就不要參與此事了。
作為現代人,朱辰實在無法理解封建王朝那種什麼事都是一鍋燴的風格。
明明是事關喪葬禮儀,刑部,兵部,吏部,還有工部到底在摻和個什麼勁啊。
真是閒的蛋疼。
從古到今皇帝都死了幾百個了,光大明朝都死過十幾個了。這種事情有什麼好爭論的,按照以前的舊例來不就好了。
至於天啟帝的諡號和廟號,因為涉及到對天啟帝一生的評價,所有爭論的焦點其中都集中在這裡。朱辰再次一錘定音。
諡號是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廟號是熹宗。
這也是沿用了歷史上的舊稱。幸虧朱辰記性還不錯,不然這麼長的諡號,讓這些文官非得爭論大半個月不可。
朱辰可沒那麼多時間讓這些人去浪費。
確定了廟號和諡號,剩下的事情就簡單的多了,基本都是程式化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朱辰乾脆讓黃立極和英國公張維賢出面去主持此事,將最後結果呈報給自己就好。
反正只要不在朱辰面前,隨便他們去吵。
在此期間,朱辰接到了王承恩的奏報。被送去浣衣坊的客氏病死了。
對此朱辰只是瞥了一眼,就沒再關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