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當然,那不知道葉同學有什麼打算?”
“兩千萬資金注入我目前的專案。”葉陽說道:“我給院方10的股份。”
“葉同學,你要的太多了。”
“各位老師,我要的不多,各位應該都知道研究前沿電池技術需要投入多少資金,各個相關領域的企業,每年都是幾十億的研究經費,而今我只是要兩千萬經費,就給院方10的股份,你們已經賺大了。”
“這不一樣,你的實驗室目前沒有任何成果產出。”
“我所建立的物理模型已經完善,理論資料方面也都收集完成,現在就將進行最終的試錯環節,而我的物理模型不與目前市面上的任何實驗室的研究重合,這也意味著,在現有的領域中,我是最專業的,所以我不覺得我的要價高了。”
“只要在沒見到成品之前,所有的理論都只是理論。”
葉陽其實並不需要研究經費,他需要的是學校的人脈。
“未來實驗室的負責人、牛津科學院米來實驗室的負責人,他們都給我開出遠遠高於我們學院的價格,需要我將報價單給老師們看看嗎?”
“葉同學,不知道第一位投資人是誰,他當時的入場價格是多少?”
“這是商業機密,而且諸位老師,第一個入場和後面入場不可能是一個價格,就連房價在預售與正式銷售都不一樣,更何況是投資。”
藍鄭英的價格是一千萬,20的佔股。
因為他是葉陽的朋友,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入場的人。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永遠是第一個享受紅利的人,這是現代商業預設的規則。
第一次的談判並沒有實際達成合作。
雖然算不上不歡而散,不過校方的人離去的時候,並沒有太高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原本他們是想趁著葉陽年輕,所以連哄帶騙的把專案弄到手,最好是能拿到葉陽手中的核心資料。
可是別說是核心資料了,他們連與葉陽的合作意向都沒能達成。
隨後,葉陽又接到幾次面談的邀請。
而越是談,葉陽開的價格就越高。
因為除了交大院方之外,國外的幾家機構也在和葉陽交流。
這是在給院方施加壓力,告訴他們,自己並不是非他們不可。
葉陽沒打算和國外的機構合作,不過葉陽也不喜歡這麼拖著。
在這期間,葉陽又發表了兩篇論文,都在陳述一個事實,葉陽的研究已經有了眉目。
……
此刻學校內的辦公室裡,張博一臉嚴肅的看著辦公室裡的眾人。
“現在怎麼辦?幾天前葉陽還開價兩千萬換10,如今他要價一億換10佔股。”
“我們絕對不能受一個學生的要挾,這是赤裸裸的要挾。”一個高層憤怒的說道:“這種道德敗壞的學生,就不應該讓他繼續留在學校裡。”
張博看了眼那個高層,心裡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這是把自己太當回事了吧?
涉及到幾千萬上億的交易,誰在乎你是不是開除人家的學籍,更何況他們無緣無故的開除一個優秀的學生,傳出去的話,他們學校的臉面都丟光了。
“我們現在討論的不是他的道德,是在評估這個價格是否值得。”張博看向一個老教授:“於教授,你覺得呢?”
老教授扶了扶眼鏡,合上手中的刊物,開口說道:“從葉陽發表的幾篇論文來看,他目前的理論資料方面已經非常完善,而且他應該已經進行了不少的實驗,而且他的這個專案與傳統的鋰電池、鎳電池截然不同,可以避免許多的專利壁壘,非常有前景,如果這個專案是一個大企業的實驗室拿出來的,那麼這個專案價值一百億。”
喜歡就算在諸天也要好好學習請大家收藏:()就算在諸天也要好好學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