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領旨。”
“剛才朕只是講了擴軍、軍備產量擴能。但我大明今日之經濟,科技已經發展到相當的水平,彼此之間聯絡極為緊密,正是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今日會後,曹三喜,你們財政部牽頭,會同相關各部,制定一個總的執行方案出來。總之,天啟二十九年,朕要有150萬以上的陸軍,十艘以上的戰列艦。同時,預備役裡完成裡一年軍事訓練的適齡男子,起碼要達到500萬以上。而在達成以上目標的同時,朕還需要國內經濟、民生保持穩定。
同時,宣傳部也要根據今日會議的調子,制定未來三年的宣傳計劃。要讓全國百姓逐步的接受要打仗,要打大仗的現實。”
“臣等遵旨。”
……
這一次的國務會議結束後,朱由棟叫住了朱由校、朱由?、朱由檢,以及太子朱慈燚等皇族。然後他帶頭,領著眾人慢慢的便步登上了煤山,來到了那顆歪脖子樹面前。
“由檢,怎麼了?可是有什麼不舒服?”
“多謝二哥關心,小弟這會兒突然有點心神不寧,尤其是這脖子,發癢得緊。”
“沒什麼大礙的就堅持一會兒,大哥帶我們幾個來,必有深意。”
“二哥放心,小弟省得的。”
朱由校和朱由檢的嘀咕,走在最前面的朱由棟沒有聽見。便是聽見了,他也只能無奈的笑笑:不能自曝啊。
走到山頂,整個北京城一覽無餘,朱由棟手指向前緩緩的移動了一會:“諸位,這就是北京,這就是天下!
四十年前,朕開蒙入學。幸得皇爺爺厚愛,讓我以沖齡參與機務。從那時起,朕就知道,我大明內部出了極大的問題。若是不能及時將之解決,只怕朕就會做亡國之君!”
“皇兄父皇)言重了。”
“真的一點都不言重,事實就是如此。”轉過身來,示意大家自己隨便找地方坐下後,朱由棟道:“四十年了,朕花了整整四十年的時間,剪滅建奴、重訂黃冊、開放海禁、改革稅制官制兵制,發展科技,為我大明獲取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四十年裡,可以說,除了征伐印度那一次是朕主動發兵外,其他的戰事,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為何會如此?那是因為,我大明是一個國土廣袤、生民億萬的龐大國家。這樣的國家,要想從內部進行改良,是極難極累而且極為耗時的。沒有足夠的時間,大明的諸多問題得不到解決。在內憂沒有緩解的情況下主動向外出擊,這不是長久之道。
現如今,朕透過多次巡視,以及各路官員、錦衣衛、東廠交來的報告可以看出。我大明內部雖然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官吏仍有腐敗、部分百姓仍未解決溫飽、一些地方仍然較為貧困……但是這些,已經對我大明的整體發展方向,構不成什麼大的困擾了。可以說,朕花了四十年,基本把大明自己的內功給修好了。”
說到這裡,朱由棟從懷裡掏出一封信件:“這是歐洲的黎塞留花了好大力氣,多番輾轉才傳到朕手裡的信件。在這封信件裡,黎塞留報告說,自歐盟從南洋退走後。其盟主菲利普已經在歐洲確定了全面備戰,三五年後與我大明一決雌雄的國策。”
“賊子好膽!”
“皇兄,我大明怕過誰來?”
“就是,只要西賊敢來,我們定叫其有來無回!”
“以父皇今日的決斷,只怕不是等著西賊打上門來。而是我們先打出去吧?”
“正是如此。”重重的點頭後,朱由棟道:“這四十年來,朕雖然面對過諸多敵人。但朕的內心一直都很清楚,大明內部問題太多,國家的重心在於改善民生,收攏民心。所以,很多時候哪怕外敵逞兇一時,朕也沒有把國家的主要資財投入到軍事上。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時候讓整個世界看看我大明全面轉入戰爭狀態後,是何等的無敵和可怕了!”
喜歡全球戰國請大家收藏:()全球戰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