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
……
隨著這一天國務會議的結束,無數信使從北京城外飛馳而出,奔向全國乃至諸多的藩屬國。
7月15日,浙江烏程。
“聖旨到,溫體仁接旨。”
“臣溫體仁恭請天安。”
“聖躬安……皇上旨意,任命溫體仁為孟加拉總督,不必來京陛見,即日起行赴任!”
“臣,領旨謝恩。”
7月18日,福國王京漢城。
“福國師臨陣脫逃,動搖整條防線,進而導致我大明徵印大業受挫一時。福國知罪否?知恥否?著令福國重建兩師,三月內登船赴印作戰,再有臨陣脫逃,坑害友軍者,除國!”
“臣朱常洵知罪矣,臣當親率三萬精銳赴印作戰,再有臨陣脫逃之事,臣絕不生還漢城!”
7月21日,日本國大阪城。
“日本師驍勇忠誠,死戰不退,朕實感之。今賜下金幣萬枚,銀元五十萬,撫卹陣亡將士之家屬。並將日本師之忠勇寫入邸報,明發大明及其屬國。著令日本關白,再組建兩師,三月內登船赴印作戰!”
“臣豐臣棟秀叩謝天恩,臣將親自率軍赴印,以供吾皇驅馳。”
“高攀龍、楊漣、左光斗諸人,多年來撫育亡國遺孤,輔佐少君穩定日本,功莫大焉。自今日起,解除其流放之身,准許自由來往大明本土及藩屬諸國。並徵召三人為孟加拉總督區學政,即日起行就任!”
“臣等領旨,恭謝天恩。”
除了福國和朝鮮,在桂國、在唐國、周國、秦國、晉國……諸多藩屬國,全部接到了朱由棟的聖旨。這些藩屬國中,如戰鬥力靠譜的桂、唐、周等,也是要求增派軍隊。而秦、晉等則是嚴加斥責後,要求他們增派民夫。
與此同時,大明本土再次釋出徵兵令,再次新建五個師。然後朱由棟把原先國內的十個師裡,抽出了五個,組建了第二批次的遠征軍。
到了這一年的十月十八日,朱由棟三十三歲生日的這一天,身在天津濱海船廠的朱由校,遇到了前來傳旨的田爾耕。
“居然是指揮使親至,孤突然有了不好的預感。”
“萊王殿下心中所想,就是臣手裡這封聖旨所寫。”
“哎,皇兄又要親征了麼?”
“正是如此。殿下,皇上這次在國務會議上力排眾議,斷然決定繼續加大力量,非要滅莫臥兒而後快。群臣苦諫不果,所以這時候,又只有請你回去監國了。”
“知道了,孤稍稍收拾一下,就跟你回京。”
1633年10月19日,朱由校回京再次出任監國。而在20日,朱由棟就在北京誓師,再次御駕親征!
喜歡全球戰國請大家收藏:()全球戰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