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第1/2頁)

推薦閱讀: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大明因為穿越者的原因,科技飛速進步,生產力巨大提升後,其經濟模式也開始了劇變。

以前,大明的財政收入從來都是以農業稅為主,佔比高達八成甚至更多。而現在,已經跌到了三成以下。蒸汽機的出現,不過七八年的時間,就培育出了一個新興的工商階層——後世的教科書說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蒸汽機,誠非虛言。

經濟上的巨大改變,自然會引起政治的改變。從上而下,叫改革。從下而上,叫革命。作為現任皇帝,朱由棟當然希望這場變革是改革而不是革命。

所以,大明朝的政改是必須的。而在此之前,實地調研也是必須要做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

在這一點上,菲利普比朱由棟有優勢一些。中央集權制確實對穿越者實現獨裁有好處,但也會導致改革變得艱難。而西班牙國內鬆散的邦聯體制,雖說讓菲利普要聚合全歐力量辦事難度大了很多。但真要說到整改,菲利普比朱由棟要輕鬆多了:朱由棟是要在已有的東西上去動刀,而菲利普是在沒有的地方新添置東西。

這就是文化不同,帶來的政體不同吧。

不過,當朱由棟已經開始琢磨著對政體進行大改的時候,菲利普卻還來不及對這些東西進行思考。因為,此時歐盟與奧斯曼的戰爭,陷入了焦灼。

耶路撒冷戰役失敗後,有生力量遭到重大損失的歐盟不得已改變戰略:從全面進攻轉為重點進攻。而其攻擊的重點,就是亞歷山大。其目的,是拿下這裡後,利用尼羅河下游的糧倉補益歐盟的糧食——小冰河氣候是公平的,對處於高緯度的歐洲影響更大。

雖說菲利普此時有‘天璇’的天賦對抗天災,但,無論如何,歐洲此時的糧食產量也就是剛剛夠吃。而且歐洲和大明一樣,隨著工廠越建越多,也越來越明顯的出現農夫進入工廠,導致農業勞動力減少的情況。所以,為了維持如此大規模的軍隊,以及為這些軍隊服務的民夫,歐盟也需要一個穩定、優質的糧食產地進補。

然而,哪怕是重點進攻,仍然很不順利。

1625年12月,在經過長達八個月的戰鬥後,歐盟聯軍終於摧毀了亞歷山大城西面的三道防線,並用重炮轟擊亞歷山大城牆,順利將其擊垮。

然而,就在南線指揮官腓特烈大鬆一口氣,覺得可以對菲利普有所交代的時候。進入城內的歐盟士兵,卻在各種街頭巷尾,遭到了無情的射殺!

堅韌的奧斯曼俄羅斯裔指揮官鮑里斯,打定了主意要在這裡戰死,所以選擇了城破後繼續巷戰!

慘烈的巷戰持續了整整三個月,整個亞歷山大城都化為了廢墟,歐盟聯軍已經控制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區,但殘餘的奧斯曼士兵就是死戰到底,決不投降。

“尊敬的陛下,由於多年前十字軍東征的時候,對征服地的異教徒展開過多次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這樣的屠殺是如此的慘烈,以至於幾百年後,仍然深深的烙印在此地人民的腦海之中。所以,無論我們怎樣勸降,怎樣保證,只要對方的指揮官還想抵抗,他只需要稍稍動員,就能讓他麾下計程車兵繼續奮戰。

對這樣的局面,我深感無力。近三個月來,我們在巷戰中大約擊斃了對方七千多士兵,但我們的損失已經上萬。在我看來,如果要用純粹的軍事手段解決剩下的敵人,估計還需要三個月,再付出上萬人的代價,才有可能實現。

為此,我祈求您,在聯盟層面,與奧斯曼人進行溝通,進行談判解決這裡的問題。畢竟,聯盟還有三萬多俘虜在奧斯曼人的手裡,我本人並不想將這裡的敵人全殲。那既要我們付出更多計程車兵的生命,也會導致我們的俘虜失去生還的希望......”

“哎,我的首相,參謀長閣下,你們怎麼看腓特烈的這封信?”

1626年4月5日,已經將總指揮部前移到克里特島上的菲利普,在看完南線指揮官腓特烈的這封親筆信後,深感事關重大,馬上召集以奧斯瓦列斯和蒂利為首的文武,進行戰略會議。

“陛下。”總參謀長蒂利起身:“在說這件事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向您彙報北線的戰況。”

“北線?北線怎麼了?我不是讓他們堅守薩格勒布嗎?”

說起來,自耶路撒冷戰役結束後,除了大明的第六師轉進兩河流域,準備在波斯灣上船回國外。黎塞留率領奧斯曼、波斯聯軍北上。在橫穿小亞細亞半島後,在奧斯曼海軍的幫助下,橫穿黑海,於1626年2月初,在巴爾幹半島東側的康斯坦察港登陸,直插歐盟軍隊的大後方,布加勒斯特。

最新小說: 明末的王樸 大漢在逃天子 重生大明當昏君 末世之雍正帝妃傳 攤牌了我是假太監 全球戰國 山寨小相公 三國裡的MC玩家 大秦之我被祖龍偷聽心聲 這裡有家咖啡廳 1644我的帝國 非典型原始社會 穿越之萬古明君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