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第2/2頁)

推薦閱讀:

“皇上!”說到這裡,徐光啟不幹了:“松嫩平原雖然土地肥沃,地勢平坦。但那裡人口到底還是太少,臣實在不知道現在在那裡進行大型工程的必要性在哪裡!”

“呃,徐先生,這個呢,做事情,要有前瞻性。這樣吧,朕建議,現把在北京經山海關到瀋陽的鐵路改為雙向通行,這增加的款子,由戶部轉賬給工部修建。大司徒,不要板著臉,瀋陽附近的鞍山、本溪,都有大量的煤鐵,只要鐵路修通了,我們就在那裡再建一個重工基地!呃,至於說從瀋陽到撒拉衛的鐵路,由朕的內庫出錢修。”

“撒拉衛?”疑惑的看了一眼朱由棟,王紹徵讓自己身後的戶部官員找來了一冊大明全輿圖,仔細搜尋一番後,才在一片空白的地方找到了這三個極小的字。

“皇上,這個地方,看起來是一片荒山野嶺啊,您把鐵路修到那裡幹嘛?”

我當然知道那地方是荒山野嶺,但你架不住那裡有大慶油田啊!當然,這話不能明說——d內燃機都沒有,石油這會兒弄出來作用極小。真要提取石油裡的其他東西或者做一些科技上的預研,現在陝北那幾口自己都能冒油的小油田足夠了。但,趁著這個機會,進一步同化女真人不說,也省得到時候哪天內燃機出來了才手忙腳亂的現修鐵路。

“大司徒,那裡的地下有東西,是我大明幾十年後需要的。現在修鐵路,只是能未雨綢繆。所以,這錢,朕出了。”

“......好吧,皇上自己出錢,臣無異議。”

“嗯,但是工部要派人去做勘探設計,朕要這條鐵路是雙向的,而且是過載。”

“只要皇上肯出錢,臣馬上就派出人手。”

“好,好,朕出錢。”對著戶部和工部這兩支鐵公雞無奈的搖搖頭,朱由棟道:“這麼一條鐵路修下來,估計怎麼都不會少於四五百萬元的投資吧?既然都出了這麼多的血了,那朕再出一點。李閣老,女真人現在有多少?”

“皇上,去年遼寧巡撫交上來的資料是76萬人。”

“哼,十四年,還幫著我們去朝鮮日本打了兩仗,居然增長了十六萬。”

輕聲嘀咕一句後,朱由棟轉了一副悲天憫人的表情:“這個,雖說修建新鐵路,透過以工代賑能解決女真人的生計問題。但這鐵路要勘探路線啥的,起碼也得一年以上吧。如此,多少有些緩不濟急的感覺。

這樣,朕再出一筆錢,戶部拿去換成糧食發給女真六部。讓他們向北,給朕開發忽而海。”

參會眾臣拿著輿圖冊又一陣好找,然後才發現,這塊地方是一片沼澤彌補,人跡罕至的荒地。

“皇上,這塊地方,雖然目前看起來幾乎沒有人。但是臣注意到了,地勢平坦,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交錯縱橫。若是這塊地方開發出來,可就又是一個大糧倉啊。”

“皇上聖明!這女真人遷走後,我們可以組織在遼河平原上耕作的漢民北遷到松嫩平原。再從陝西、山西、山東這些地狹民稠的地方遷徙百姓去遼河。等到最近這些年的天災過去後,遼河平原、松嫩平原以及新開發出來的忽而海,整個東北,都是大糧倉!”

哼,未來大名鼎鼎的三江平原呢,能不好?不過,現在的東北各族,都還是以種植春小麥為主,這點讓朕很不爽啊。

說起來,東北真正成為糧倉,好像是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吧?五毒俱全的張少帥丟了東三省,日本人接管這裡後,遷徙大量的朝鮮人、日本人進入東北。他們在以蠻橫的方式搶奪東北人民的土地,給東北人民造成深重災難的同時。也把朝鮮北部和日本北海道的耐寒稻種帶入了東北。從此之後,東三省的主要農作物,才從小麥改成了水稻。

哎,朕這些年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加上前些年老天爺基本給面子,沒有年復一年沒完沒了的天災,所以朕差點就把這事兒給忘了。

“那個,大司空。”

“臣在。”

“會後你去找宋應星談一談,讓他親自帶隊,去福國北部,日本東北,尤其是日本的北海道。尋找、選擇耐寒稻種。東北水源那麼豐富的地方,只種植小麥實在是太浪費了!”

喜歡全球戰國請大家收藏:()全球戰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渡邪錄:翡翠夢境 太歲官婿 大唐第一臣 水滸大潑皮 北胤前傳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最強猛士之漢末崛起 布衣小書生 抗戰之扞衛者 大唐:從為李二批命開始 大唐:開局熊孩子,舉報親爹李二 三國之重生劉莽 宋吹 奇門現代錄 謀略南陳 裂石響驚弦 三國之執掌天下 漢末滴血 假婿 姐夫愛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