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通往江西的路隔著河南和湖廣兩省,河南還好,趙毅在平陽府之戰後就和李巖的關係不錯,但湖廣就不太平了,永寧州和晉商們為了這兩萬多石的番薯種苗可花費了不少的代價。
而且在短短几個月中,至少有超過兩百人的晉商商隊永遠倒在了追逐金錢的路上,他們大部分都是在湖廣遭到了左良玉或者劉宗敏的洗劫,如果不是。
同樣的,為了這兩萬石番薯,趙毅透過由喬勝寧組建的商務署,對這些要錢不要命的晉商支付了超過二十萬兩白銀的購買酬勞,平均下來就是一石番薯的購買價值將近十兩白銀,即使是戰亂連天的湖廣,白花花的、不參雜碎石的精米也才二兩多,足足是其五倍的代價。
但即便如此昂貴,趙毅還是寧願多花點錢,將自己地盤上的糧食問題給解決掉,以免萬一河南方面出現變動,導致商路受阻或者被截,讓自己的地盤陷入糧食危機。
趙毅和李庭浩共同走在田埂上,看著人們熱火朝天的在土地上忙碌,頓時感覺心曠神怡。
沒辦法,大農耕帝國的本能就在那裡,無論掌權者多麼位高權重,都沒辦法割捨對種地深深的感情和執著,讓地荒在那裡,不種點東西就渾身不舒坦。
李庭浩雖然也是傳統的讀書人,但是他性格高潔,而且受趙毅影響,為人也完全沒有什麼官僚作風,興致來了,會同趙毅一起,兩人幫著忙不過來的百姓搭把手,抬抬袋子,或者推推小車......
“番薯雖好,但是百姓們還不適應作為主糧,只能作為戰略儲備來耕種,而且番薯多了,容易傷糧價,這方面得考慮好。”
李庭浩笑著撫須道:“大帥放心,番薯種苗不多,嚴格按照五畝田種米,然後再搭配一畝番薯的耕種比例。而且我已同工農署和民政署還有商務署打過招呼了,準備再開設一個物議司,專事涉及民生之事物的定價事宜,以防有投機取巧之輩,趁機牟利。”
趙毅聞言訝然,沒想到李庭浩竟然能想到後世為了針對炒蒜、炒蔥的投機分子而專門設立的物價管理體系。
雖然李庭浩只是提出了一個想法,但也說明了其目光卓絕,便稱呼對方的字誇讚道:“敏之真乃吾之子房也。”
李庭浩為人倔強,道德方面是沒得說的,見趙毅誇自己倒是不好居功,大方的說:“大帥誇錯人了,這並不是我的主意,是喬勝寧給我建議的,我細細思慮一番,絕對他說得有理,不得不查,所以這幾日才在督政院和他商討這些事情。”
“竟然是他。”趙毅聞言恍然,發現自己誤打誤撞,確實用十萬石糧草換回了一個不得了的人才,便將這件心事放在心上。
正想繼續巡視一下春耕,遠處一名在永寧州城值守的警衛營戰士騎著快馬跑來尋找趙毅。
“大帥,有緊急軍情。”戰士從懷中拿出一份信箋交給趙毅。
趙毅接過信封,只是掃了一眼後便臉色一沉,旁邊的李庭浩似乎也察覺到了什麼,詢問道:“大帥,可是發生了何事?”
“韃子果然又來了。”
......
太原城自鼠疫爆發後,陶信便帶領民眾積極的對抗瘟疫,重建太原,還想方設法的用各種手段艱難的保護太原的四十萬民眾,從而被推舉為太原城自發組織起來的求活軍首領。
求活軍目前具有戰鬥力的青壯接近五萬人,鰥寡孤殘超過二十萬,這是一個很特殊的軍事單位,成分有點類似於五胡亂華時期的乞活軍,他們都是在殘酷的世道下,由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集體,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生存。
雖然求活軍的軍民十分抱團,但他們依舊生存的十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