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村民在這邊進行血淚控訴,而新民軍的戰士們大都是窮苦人家出身的,對村民的遭遇則是非常有共鳴,自然是同仇敵愾,紛紛抄出家夥,準備將這地主劉軍給滅了出氣。
根據百姓的帶路,趙毅等人很快就找到了劉軍的地方。
北京這地方雖然稱不上邊境,但是離邊關還是非常近的,遊牧民族深入腹地劫掠時,這些地方經常會遭遇騎兵的襲擾,前有蒙古為患,現在則是建奴為主。
所以,地主們往往都和大同、真定等地的莊子一樣,集體修建莊堡禦敵,莊堡可以看做一個小型的城池,裡面囤放了地主們的財富和糧食,由族人、家丁和佃農為守護莊堡的武裝,若是遇到小股人馬劫掠,憑藉諸多青壯和糧食,倒是可以固守幾個月。
劉家也不例外,莊堡高達三米多,佔地足有一個接近兩個標準的足球場大小,上面可見往來的兵丁就不下百人,是個不好啃的骨頭。
得知趙毅等人入莊,劉軍家也早早就嚴陣以待了。
出來一個五旬左右的老者站在莊堡上朝趙毅喊話:
“不知是哪位將軍進村,小老兒這邊已備好精糧500石,白銀3000兩,希望將軍能賣老朽一個臉面退兵。”
這些錢糧倒是不菲,不過趙毅來這邊可不是為了收點保護費的,他看著跟來的不少百姓面有懼色,便沉著臉上前道:
“我們新農軍就是為了老百姓出頭的,姓劉的,你壞事幹盡,現在報應來了,識相的就開啟莊堡,還能給你家小留一條性命,否則刀兵起,在下就難保證了。”
“呔!你這逆賊好大的口氣,我劉家詩書傳家世代耕讀,大同真定不知有多少鄉黨故交,老夫勸你速速退兵,以免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掉了腦袋!”見軟的不行,這劉軍便迅速轉變了口吻,開始威脅起了趙毅。
見百姓們義憤填膺,而士卒們亦是面有怒色,趙毅知道時機到了,將軍中唯一的一張兩石弓取來,對著劉軍抽箭便射。
“嗖!”
趙毅的弓拉的滿滿的,力度不小,可他實在沒有射箭的天賦,箭矢偏了好幾米,反而將劉軍身邊一箇中年人給射死了。
劉軍見狀是又驚又懼,喝罵幾聲後連忙下了堡頭,不敢再待了。
趙毅則下令道:
“挖土填城,攻上去。”
二連、三連的戰士們則開始行動起來,四周偷偷跟過來的百姓們見趙毅等人是真打算為他們打仗,頓時也不嫌熱鬧大,也紛紛貢獻出家中的鋤頭和布袋,有東西的出東西,沒東西的去搬運石頭,砍竹子,完全的發揮出了群眾的力量他們砍伐倒竹子,堡上的青壯也多和下面的人沾親帶故,見狀也是面呈猶豫之色。
有了廣大百姓們的幫忙,半個時辰後趙毅付出了兩名戰士死亡,一個班計程車卒負傷的代價將泥土堆到了堡頭。
“全軍進攻!”
早已等候多時計程車卒們哇哇呀呀的就衝了上去。
二連長張計第一個登上堡頭,他打小就給地主家放牛,可憐家中的弟弟患病,地主也不願意借錢救命,以至於倒在塌上活活病死,弟弟的音容至今徘徊在張計的腦海中,所以對地主十分仇恨,以至於後面當了流寇打土豪也是格外賣力,所以在以流寇為主的二連內,威望比較高,被眾人推舉為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