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五百多人裡大部分都是流寇出身的,對於根據地本身就不是很執著,加上缺乏文化和見識,很容易接受新思想的改編,建立的隊伍加上那一幫擄來的書生,只要整個好了眾人的力量和思想,後期就可以一邊打運動遊擊一邊加強文學教育。
然後模仿管理員的紅色路線,好在抗清鬥爭中錘鍊出一支鐵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要知道紅色軍團一開始也就是大刀長矛為主的,後面以運動戰和持久戰為思想指導,硬是靠著一路打一路繳獲,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精髓,最終以燎原之勢吞併八荒的,這樣打出來的鐵軍,政治立場堅定,思想純潔,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真正的無敵之師,冷兵器時代無比貼近的也就是岳家軍了。
但目前這五百多個都是潑皮、二流子、農民、流寇、土匪、明軍、壯丁組成的軍隊,距離趙毅心中的理想還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的,唯一的好處就是總算有了人了。
整編後,趙毅擔任營長,下轄四個連隊,分別是一到三連和一個加強的指揮連。
指揮連連長由李震擔任,裡面挑的都是相對精銳的人馬,一共兩百餘人,分三個排,十五個班,包含了三個炊事班。
這些人本應算是趙毅的嫡系班底,但是人馬來源卻是最雜的,裡面暫時只設定班長沒有班副,排長和班長人選也多是傷兵營救回來的人和納了投名狀的執法隊隊員,雖然後續還是得慢慢更換淘汰的,但建立之初也只能從簡了。
剩下三個連每連一百人。
一連長由潑皮陳卓擔任,下轄三個同樣賭場裡裹挾的流氓出身的三個排長和九個班長,每班編制最少5人,最多12人。
二連長由在城中裹挾而來的流寇為主,由其中一股最大的流寇,原流寇當中五十多人共同推舉的人擔任的,名張計,同樣設三連九班,每班編制一概5到12人。
三連長則是以敗亡的明軍為主,趙毅等人一開始是羈押的狀態,到後面運糧時因為人手不夠就一起加入幫忙了,這些明軍少數是原本三大營的人,其中大多都是被孫傳庭抓壯丁的百姓,不過也經過幾個月的訓練,雖然士氣最低,但在趙毅看來卻是手下當中最精銳的,連長也是原明軍推舉的,名劉雄,同樣設三連九班,編制同上。
編制初定,加上趙毅給大夥定了規矩,暫定了目前每月的餉銀為1兩,隨著在馬旭抽搐的眼神中,又是幾百兩灑出去後,大夥的暫時是平靜下來了,只要不是特別大的外力,趙毅估摸著人心暫時是散不了的。
傷兵營中,能動彈的都跟著闖王進京了,剩下的都是等著自生自滅的傷患,營區一里外才偶爾有些流民的家眷還在城外駐營,趙毅命人埋鍋造飯,獵戶出生的李震則帶著一個排的人馬出去獵了幾隻獐子和好些野味。
香噴噴的米飯在營中散發出來,隨著糧食下肚,慌亂一天的眾人摸著剛派發的銀子,總算是稍稍安下了心。
在篝火邊咀嚼一隻獐子腿的趙毅則就著火光陷入了沉思。
歷史上李自成進京待了多久了?
一個月還是兩個月?
他只模糊的記得李自成很快就敗走了,但是具體的時間倒是不知道的,加上這個時代的歷史線和以往的似乎並不相同,一些後世的東西只能作為參考,更不能盲目的去相信。
看著營地裡時不時露出歡笑或者竊竊私語的眾人,趙毅知道,自己得加緊步伐了。
喜歡1644我的帝國請大家收藏:()1644我的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