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僧人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
卻說金旋幾人向著祭壇上走去,一旁的潘濬在喋喋不休的勸說著什麼。
而金旋面帶微笑,還不時的點點頭。
潘濬不信鬼神,對這些教派心中十分抗拒。
當初金旋創立祖安教時,潘濬便極力反對過。
若不是金旋承諾,不許祖安教傳入漢地,潘濬恐怕早已掛印而去。
而這次的和尚更令他不喜,他也是想勸說郡守早早的將這僧人處理掉。
對於這事,金旋心中也是清楚,畢竟他是來自後世之人。
雖然歷史沒學多少,但過去信佛者搞出的亂七八糟的事情,金旋還是有所瞭解的。
至於留下僧人……金旋心中所想的還是印度。
在金旋的構思中,印度可是一塊寶地,
若是金旋孑然而來,圖謀印度那當然是不可能。
但現在嘛!可能有那麼一絲希望。
至於印度有什麼好的,金旋迴想著前世去過印度的經歷,心道:
“當然是那裡的人又多,又好弄,糧食產量恐怖。”
去過印度的加爾各答的金旋,對那裡的歷史有些許的瞭解。
雖然辮朝某十全老人,鎖國自嗨,稱天朝上國因有盡有,乃當時天下第一大國。
但是單論人口數量。
在土豆傳入明朝前,印度的人口一直多過我們。
印度那個地方可是說是安逸極了,天災少有,糧食一年三熟,幾乎不需勞作。
可也正因為太安逸了,印度經常被人輪。
公約前,希臘人、塞人、安息人,輪番上陣。
公元后,受匈奴人所擾的月氏人南下,建立貴霜王朝。
此後百年,好不容易建立的笈多王朝又被中亞白匈奴所毀。
未等喘息,被唐朝趕走的突厥人來了,整個印度再次分崩離析。
混亂過後,
印度人仰天長嘆,可未等喘息,鐵蹄聲響起。
定眼一敲,……那是……蒙古人來了……然後便莫臥兒帝國建立了。
……
總之,整個印度的歷史就是被人輪番蹂躪的歷史。
回想起這些,金旋也產生了一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
當然這只是錯覺,按照僧人的話,現在的印度現在處於貴霜王朝的後期,自己可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