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潘濬來說,其中仁義的主要緣由,竟是他沒有將這些叛亂士族全部滅族。
而他之所以這麼做,只是他隱約有了一個想法,那便是關於法度的事情,隨著自己的地盤的越來越大,法度的事情也越來越重要,
像是在黔中實行的那幾條簡單的法令,此時已經不合時宜了,
因而便需要新的法度,而漢律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很適應當下的時代,直接拿來用也不是不可,
但若是用法那便要考慮:執、訴、審、三個階段,在這個亂世這三權基本上是被一人壟斷,這也導致了極權腐敗情況時有發生發生,
便是分開了,三者相互勾結,極其容易造成冤假錯案,
而且受制於當下的水平,這三者的分離極為困難,
可金旋也想嘗試一下,於是用這些實驗一下。
但結果卻讓他很是不滿意,這些叛族在殺了一個月還沒有殺完,
畢竟每個罪犯都要走一遍流程,在這個亂世很不合適,
潘濬剛才在竹簡裡提起的便是這件事情,
如此審理是在太過緩慢,便是再審理一個月也審不完,因而希望能合併權力加快審理。
此時的金旋也發現了弊端,最後考慮了一番便同意了此事。
……
金旋休息了片刻,天色漸漸的暗淡下來,
此時郡守府上
金旋麾下的重要幾人再次被召集起來,繼續商量著武陵的接下來該怎麼做,
而其中原本提議要攻打其餘縣城的計劃亦被金旋所放棄。
此時他與劉表已經達成的停戰的約定
若是在進攻他處,恐怕會觸動劉表的神經,
而且武陵城這樣的一個出口,已經是恰到好處,若是在擴張那就有些過猶不及。
接下來考慮的事情便是官爵的封賞,
原本他打算在與劉表之戰後直接封賞,
但蔣琬和甘寧還不在武陵,若是這樣隔空封賞,恐怕有些問題。
便是潘濬和廖立也建議等二人到了再行封賞也不遲。
因而金旋決定在牂牁在將眾人召集起來,當面進行封賞。
在如此考慮之下,金旋在武陵安穩後,便啟程前往了牂牁,
在金旋前往在牂牁的途中,
武陵與劉表停戰的訊息也傳遞了開來,
曹操聽聞後只是笑了笑,便不管此事,
此時他的重點還是在烏桓以及袁氏餘孽的身上,
而孫權聽聞此事後大為遺憾,
雖然江東撤離了江夏,但與黃祖之戰中他佔據了上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