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我想想啊熊貓森,最常見的情況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略微思考後,散華做出了一個“耶”的手勢。
『第一,一個團隊與魔獸戰鬥,a和b都是團隊中的一員並且都參與其中,最終由a壓制擊殺了魔獸,b吸收魔晶。第二,只有a參與了戰鬥並壓制擊殺了魔獸,b只是路人,他全程未參與戰鬥,最終卻由他來吸收魔晶。熊貓森,這兩種情況b都沒有壓制擊殺魔獸,卻吸收了魔晶對吧。』
『嗯……』
聽著散華說出的兩種情況,秦霜若有所思的應和著。
在非壓制擊殺的前提下,前者參與了戰鬥,後者並未參與戰鬥。散華會這樣舉例就說明兩者之間肯定有差別。
秦霜已經隱隱的猜到了答案,但仔細想想還是安靜聽散華解釋的好。
『想必熊貓森也看出來了,兩者的差距就在於“是否參與戰鬥”,聽起來很簡單,不過熊貓森可別不當回事。要知道僅僅是這幾個字的差距,結果卻會是天差地別。』
散華難得露出了認真的表情。
『在第一種情況下,b在吸收魔晶時會自然而然的擁有“雖然不是壓制擊殺,但我也參與了戰鬥”之類的心理暗示,這樣他的精神力會更加集中,吸收魔力的速度也會更快,對抗殘魂的能力也比較強。但因為不是壓制擊殺,所以他需要面對完全狀態魔獸殘魂的阻礙。為了方便熊貓森理解,我為這種方式列舉了一個我自己設定的大概引數,即——吸收魔力速度120,對殘魂的抵抗力120,受殘魂阻力為100。至於最終能吸收多少魔力,這就要看b的個人能力了。』
『……』
秦霜理解著其中的意思,散華則開始了第二類情況的說明。
『第二種情況下,因為b並沒有參加戰鬥,所以他在吸收魔晶時便不會有前者的心理暗示了。不過這些其實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面對從未對生前的自己造成威脅的陌生人時,魔晶中殘留的魔獸殘魂會因為未知的原因而變強。』
『變強?』
『是的,具體的強化程度與壓制擊殺的弱化程度相同,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魔獸的種類,屬性是否適配等等……』
『這也就是說,第二種情況下的引數是……吸收魔力速度100,對殘魂抵抗力100,受到的魔獸阻力為……』
秦霜試著去總結引數,卻無法下定論,最終還是散華進行了總結。
『200。』
『那不是很糟糕。』
還以為是120左右,阻力一下子翻一倍也太過分了。
這讓秦霜有些愕然。
『是呀。所以說如果沒有參與戰鬥,又沒有壓制擊殺,只是在路上撿到一個同等階的魔晶就吸收的行為和自殺是沒有區別的。』
『原來如此。』
按照這一系列的理論來看,最好的情況便是:又參與了戰鬥又壓制擊殺了魔獸然後吸收魔晶,這樣做的具體引數估計是——吸收速度150,防禦力150,受到的魔獸阻力為50。可謂是最好的結果了。
退一步講,則是不參與戰鬥,只在最後壓制擊殺魔獸,這樣的引數則可能是——吸收速度100,防禦力100,受到的魔獸阻力為50,這樣看來也還不錯。
歸根結底,“壓制擊殺”是最重要的一點,而“是否參與戰鬥”則是錦上添花的行為。
再者就是,如果並沒有參與戰鬥又沒有壓制擊殺所獲得的魔晶,是絕對不能吸收的。
怪不得明明魔晶一般不易損壞,卻無法透過金錢購買來吸收晉升而是要人們親自去參與戰鬥獲取。
秦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若有所思的點著頭,也就在這時,他發覺散華卻露出了調皮的笑容。
『懂了嗎熊貓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