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太監始終在玄宗面前長寵不衰,就是最會逢迎玄宗的喜好。
算起來這一世的變化大了,如果武惠妃一死高力士就舉薦楊玉環,就整整比前世早了十年,這就是楊玉環要復仇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五楊死光了,楊玉環的命運隨著也改變了。
沒有幾天的時間,三王謀反案就真的發生了,三王帶劍闖宮,被侍衛擒住,李隆基不問青紅皂白,註定就是謀反。
三王被監禁,李隆基那個愛江山又愛美人的怎麼會放過謀反的人,僅管是他的兒子,也是照殺不誤。
藺簫對這件事也是滿腹的疑問,就算李隆基最寵愛武惠妃,武惠妃說三王謀反他就信?武惠妃有兒子壽王,他就不會有武惠妃會陷害三王給自己的兒子掃平道路的想法,難道一點兒疑問沒有?
如果三王是聽武惠妃的話進宮的,他們就不會喊冤嗎?
李隆基是二b嗎?連問一句都不問?
難道武惠妃這個陰謀是正和李隆基的心意,正想除掉這三個兒子,懷疑這三個兒子要搶他的權利了嗎?
或者是這是這幾個兒子他都不喜歡,他的兒子太多,立長不立幼,他想立底下的兒子,有這幾個擋道,就是他的障礙,只有除掉他們才能立幼,也有這個可能吧?
難道真的是皇家無父子,殺兒子跟殺外人一樣瀟灑?
再者武惠妃一說宮~中有事,讓他們來幫忙,他們就痛快的來了,宮~中長大的皇子,有那麼傻嗎?腦子都不會轉彎就仗劍進~宮~?
三個人都不缺心眼兒,怎麼就那麼傻帽的進~宮了?
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
藺簫始終想不通這個謎團,這就是一個謎團,也許是李隆基要殺三王,過後人們就往武惠妃身上糊罪名,認為三王不是武惠妃的兒子。武惠妃就要除掉他們,給自己的兒子鋪路。
人們會認為這就是正道理。
如果不是李隆基要殺三王,他能裝得那樣糊塗?
這個時候三王落網,,聽不到一點兒風聲,藺簫對這個好色的帝王李隆基好奇,在系統的掩護下就進了皇宮。
她去聽聲去了。
只有聽到背後的秘密,才能知道是怎麼回事,真相總是假象,還原成真相,就得偷聽秘密。
藺簫來到李隆基議事的正殿,看到的正是李隆基在呆呆的發愣。
高力士愁眉緊鎖,輕輕的嘆氣。
高力士看看李隆基的狀態:“聖人,您這樣痛苦是何必呢?既然已經形成事實,奴才覺得就應該快刀斬亂麻,遲疑會遭禍,如果您一心手軟,何必惹這個煩惱。
不忍下手就是放虎歸山,會讓三王遷怒聖人,對聖人是不利的,痛痛快快的解決掉,免除後患,他們人大心大,聖人是要長命百歲的,不能讓三王等不及,奪了聖人的天下。”
喜歡最佳鹹魚翻身系統請大家收藏:()最佳鹹魚翻身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