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跟父皇說這個,豈不討父皇反感?
自己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傻事?
拿著她當搶使嗎?她有那麼傻嗎?
太華公主還沒有醒過神,要是明白武氏是為了往皇帝面前推楊玉環,還不得把武氏就地掐死,想搶她母妃的地位,真是找死了。
可惜太華公主沒有明白過來。
太華公主面色有些不愉,這件事自己不能幫忙,如果露了風聲,薛家人會怎麼看自己,自己一個公主摻和這些算怎麼回事,父皇也不會往好裡想她,認為她是要和朝臣結黨營私。
太華公主怎麼能應承這樣的事,還不好硬生生的把武氏撅出去,只有婉轉的方法打發武氏走:“嬸母,我有機會見到父皇,我會給環兒妹妹美言。”
太華公主可不能承諾求皇帝殺薛從,憑什麼殺人家?
大唐可是沒有隨便殺功臣的昏君,她的父皇也不會那樣幹。
藺簫和楊玉環親耳聽了楊玄琰夫妻和楊國忠的談話,楊國忠雖然說得委婉,沒有直接提出把楊玉環送到玄宗面前,就是他的目的藺簫明白得很,真是要李隆基注意楊玉環,真正的目的不是要殺薛從,他們能不明白薛從沒有犯下殺頭大罪?皇帝不可能殺薛從。
難道太華公主是轉不過彎兒的愚笨人,皇家哪有傻公主?武惠妃能養傻閨女?
楊國忠雖然聰明,可是心太急,他可不是為了救楊玉環一命,他這是要給玄宗獻美,只是找不到門路,就拿了太華公主當了棋子,藺簫雖然不瞭解太華公主,可是她不會把太華公主當缺心眼的看。
武氏回來了,藺簫隨後跟著去偷聽,楊國忠還沒有走,等著聽武氏帶來的訊息。
楊國忠還是能料定太華公主是這樣的反應,楊國忠為什麼讓武氏去找太華公主?就是給武惠妃表明了一個態度。
楊國忠的心眼兒特奸詐,武氏跟太華公主說這件事,太華公主是務必跟武惠妃先說這件事,如果太華公主跟武惠妃說了,就證明太華公主沒有明白過來。
如果她明白了,就不能再提這件事,只要太華公主不明白楊家的心思,武惠妃就會認為楊家是怕楊玉環的王妃位置保不住,不會懷疑別的。
如果太華公主沒有跟武惠妃提起,就是有了疑心,直接求太華公主,可比求別人不被武惠妃懷疑,武惠妃的心眼兒是極多的,詭計多端,善會琢磨人的心思。
偷著幹,不抵正大光明的幹,武惠妃更不會往那個方面想,真以為楊家是為了保住楊玉環的王妃位置才求的皇帝殺薛從。
武惠妃那樣的心機不是能偷偷摸摸就能唬得了的,越危險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最危險的辦法,才是最安全的辦法。
楊國忠善會謀劃,前世的相國也不是傻子能當的,比猴兒還奸的楊國忠,要滴水不漏,楊玉環要見到李隆基也得武惠妃的人引上去的。
這個人太狡猾了,他要武惠妃給他做嫁衣。
太華公主還真的進宮了,她拿不準武氏此行的目的是什麼,母妃也沒有退婚,武氏就是多此一舉,明明薛從沒有犯罪,在大唐是很開放的,拉了一把摔倒了的人,至於那麼在乎嗎?
太華公主懷疑是母妃說了什麼到了楊家人的耳朵裡,為了保楊玉環的王妃位置,楊家是慌了神,得病亂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