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一口一個婆婆,叫得唐氏心煩,不知多長時間了唐婉再也沒有叫她母親,這樣生硬的稱呼唐氏聽著就那樣硌耳朵。
可是這樣叫也沒有毛病,唐氏就是挑疵也不是有理由的。
唐氏看唐婉母子不順眼:“你們都下去吧。”
唐婉斂衽告退……
兩個孩子和唐氏辭別,禮貌上沒有一點兒錯誤。
唐氏也挑不出來孩子的毛病。
兩個孩子正在好奇的年齡,就問唐婉:“母親,祖母好像不喜歡我們,說了幾句話就攆我們走。”
唐婉是很注重禮節的人,唐母的家教就好,唐婉學的禮節一絲不苟。
唐婉把兩把個孩子教的更好,這麼小的兩個孩子就懂得文質彬彬禮貌周全。
若是遇到別人家祖母一樣的,不知道得多麼的喜歡孫子孫女。
可是這個祖母恨屋及烏,遷怒兩個小孩子。
他們能看不出來嗎?
心裡自然是委屈……
唐婉忙攔著兩個孩子,小孩子哪有議論祖母的權利?
她們恭而敬之,還被嫌棄。
如果議論一句到了耳朵裡,唐氏不定想什麼高招對付孩子們。
“小孩子要懂規矩,不得議論長輩。”唐婉的聲音低低的:“祖母怎麼對你們,那是祖母的事情,我們都不能讓人看著不孝,小孩子得學會能忍,忍者為孝,不忤逆順其性,在長輩面前不為受氣,只要讓祖母歡心,才是我們應該乾的。”
唐婉這樣勸孩子,實際心裡也在反胃,她能怎麼說?讓孩子對祖母不滿嗎?要是讓孩子知道了實情,兩個叛逆的小孩兒還會認她這個祖母嗎?
好多事情不能公之於眾,真理從不在小輩手裡,理全在有權人的手裡,古人長輩就是掌大權的,小輩有什麼資格和長輩論理,父讓子死,子就得死;君讓臣亡臣有不亡的理由嗎?
天下就是這樣不公平。
可是唐婉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她要公平的。
凱輝問母親:“孃親,為什麼祖母可以鄙視我們?我們不能鄙視祖母呢?”
唐婉對好奇的孩子無奈:“祖母是撫養你們父親長大的功臣。”
“孃親,您是我撫養我們長大的吧?”婉瑜問唐婉。
唐婉只有回答:“對。”
凱輝急著問:“孃親,我的孩子就是您的親孫子對吧?”
“對呀!”唐婉隨口的答著。
“孃親,您也是會鄙視我們的孩子吧?”凱輝問唐婉。
唐婉嘆氣:“你這個孩子怎麼這樣多的問題,我怎麼會鄙視自己的孫子孫女?除非我腦子有病才會那樣不通情理。”
唐婉說著就憤慨起來,唐氏就是不通情理,唐婉恨恨地想,給孩子造成了這樣的困擾。
孩子小能懂什麼?從小就給孩子這樣的打擊,長大了怎麼會和她親近?
唐婉不由得心苦。
藺簫看唐婉的性子,真正是軟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