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還有兩個小妹妹,父母都是忠厚的人,兩個妹妹也老實。
這樣的人品這樣的人家還是不好尋的。
貞嫣芙也算是瞎貓碰見死耗子,趕巧。
一年他們來了十次,說起話來就自然的多了,從見面無話,到自然的流露。
說話就沒了多大的忌諱。
已經很熟絡的他們,原來都很健談,藺簫出面了,和少年勤說話,給他們從中搭橋。
讓他們處的越來越自然。
少年就叫金程遠,他家就是很簡單的人家,貞嫣芙是很期盼他們的婚姻,少年知道了藺簫是貞嫣芙的東家。
少年並不嫌棄貞嫣芙是給人打零工的,他們真是門當戶對,也不排斥貞嫣芙。
貞嫣芙讓他們去自己父母的店裡吃豆腐腦炸餅。
也給他們優惠,他們也是接受了好意,經常去吃。
少年的同伴是和他在一起押鏢的,叫陳煥然,二人的關係很好,所以經常一起吃東西。
金程遠和貞嫣芙的父母也是很熟絡了。
每次他們來吃肉餅,藺簫都是讓貞嫣芙給他們端出去。
“金大哥,陳大哥,你們來了!”貞嫣芙歡快的對二人打招呼。
“嗯,貞姑娘!”二人也是自然的招呼,早就沒了拘謹,帶著親熱勁兒。
貞嫣芙隨後以就端來熱茶,給一人到了半杯:“兩位大哥稍等。
他們來的時候每次都是吃一樣多,十塊,還有贈的四塊,就是一人吃七塊。不多也不少,窮人家的孩子會過。
實際他們一人只吃了三塊,帶回家四塊給父母妹妹一人一塊。
藺簫觀察這倆人都很不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人就與什麼樣的人合群。
就讓他們自然的相處吧,看看何時能擦出愛情的火花。
藺簫覺得倆人門當戶對,脾氣也很相投。
才貌也是相當,怎麼看也能成就一段兒美滿姻緣。
就讓他們熟絡了,藺簫就不用操心了。
金程遠、陳煥然、倆人經常來貞嫣芙父母的豆腐店吃豆腐腦炸餅。
有的時候,貞嫣芙的母親還給倆人的家裡送幾塊豆腐,金程遠的母親還給貞嫣芙的母親送繡品,兩家竟然走動起來。
貞嫣芙的母親貞陶氏,和金程遠的母親金文氏脾氣相投,倆人竟然拜了乾姐妹。
熱絡的走動起來。
兩家年節就互相串門送禮,貞陶氏是真的感激金程遠對女兒的救命之恩,以前金程遠不報家門,現在找到了恩人,就是要永遠記住恩情,永遠不能忘記,要長期的感謝,真是貞陶氏的真實心理。
連金程遠的同伴陳煥然也就借了金程遠的光,吃肉餅有贈送,吃豆腐腦炸餅贈送的也不少,陳煥然覺得自己可是撿了大便宜,不由對貞嫣芙已經就是高看了一眼。
他家也是平民,高看貞家,就對貞嫣芙產生了情愫。
對父母說了自己喜歡貞嫣芙,要父母和貞家走動起來。
也是兒子在人家店裡得了很大的實惠,還有經常拎回來的豆腐,炸餅,豆腐皮、豆腐片,豆腐腦、可不是一次兩次了,就是兒子沒有看上人家的姑娘,自己家也就該去感謝一下人家的慷慨。
所以陳煥然的父母陳梁銘,陳關氏帶了禮物登門道謝。
金程遠的父親金元祿和陳煥然的父親陳梁銘,還有貞嫣芙的父親貞長久三個人趕巧碰在一起,就在豆腐店喝起來酒。
是陳梁銘帶來的涼州大麴,酒勁十足,三人都喝醉了,醉酒的人就是話多。
陳梁銘知道兒子喜歡貞嫣芙,搶著要做親家。
金程遠的父親金元祿不幹了:“我不同意,芙兒早被我給我兒子定下了,貞老弟怎麼能跟你做親家?”
“不不不!是我先說的,你往後排!”兩人說著就臉紅脖子粗,爭競起來,最後擼胳臂挽袖子,就要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