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眼饞了在京城開了一個最大的分號,讚譽賈春玲是女諸葛,給了她獎賞,就是給了一個封號,聚財縣主。
三年賈春玲跟藺簫學了現代經濟,分號發展的相當的迅速,在中原開設幾個大型的客棧,真是財源滾滾。
賈氏宗族的族老們知道與賈春玲合作的有咸陽王和成國公世子,就沒有再敢打過繼的鬼主意,藺簫出面給了族裡貧困的學子贊助讀書科舉的費用。
建立了族學,而且特別大,還有族外的學子也可以進賈氏族學,族裡的老人每年都有補助,七十歲以上的一年五十兩銀子,就是讓聽她們生活得好一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給了族裡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一年一百兩,孤寡的族人進了賈春玲蓋的養老院,頤養天年,進養老院照顧人的也是族裡的貧困戶的婦女。
受到了族裡人的讚揚,這個朝代是沒有養老院的,是賈春玲的首創,又受到了皇帝的嘉獎,皇帝的旨意下,希望商人多多攢助開設養老院。
皇帝的旨意是會讓人雷厲風行的,只要有富商的地方都有了養老院。
養老院真是雨後春筍的樣子,有富商贊助,使孤寡老人有了養老的地方,真是功德無量,皇帝破格賜封賈春玲淮陽郡主的封號,沒有俸祿,是因為賈春玲太有錢,賈春玲堅決不要俸祿,皇帝就只賜了一個封號。
三年時間,賈春玲已經十七歲,個子還是竄高了些,苗條的身段兒,梅花色的唇,粉荷色的容顏,額頭飽滿,鼻如懸膽,雙頰酒靨增添純真俏麗的成分。
素手纖纖,腰肢婀娜,心情愉悅,稱心如願,樣樣順遂,沒有個發變不好。
心情好的人會變得美麗,是真的。
賈春玲就是這句話的寫照。
咸陽王知道賈春玲有個師傅,賈春玲一個能幹的小姑娘,她的師傅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咸陽王對這個師傅非常好奇,真的想見一見。
可是藺簫沒有同意,有時候是藺簫替賈春玲出頭,有時就是賈春玲自己出頭和咸陽王打交道。
咸陽王自己也經商,他沒有瞧不起商人,董令寬以前是瞧不起商人,現在他也選擇了經商,成國公希望兒子低調,千萬不要摻和皇家子嗣的爭鬥,還是經商沒有風險,摻和皇家奪儲就是拿著腦袋讓人砍。
國公一個封號就不錯了,貪心不足爭什麼實權,不要藐視天下人的智慧。
自做聰明的去找死。
世子經商可以算是低調,那個保留這個封號,食這個俸祿就是天大的幸運。
再多想就是蠢,最好不摻和朝堂的事。
成國公是個閒散的國公,她的家庭人口簡單,消耗的錢財絕的少。
他不想貪墨,不想找外膾,沒有利慾薰心,一天清閒也是一種享受。
他願意兒子也要享受這份清閒,國公的俸祿就夠富富有餘的開支,對兒子經商他也不置可否。
可是董令寬對經商是想進了骨子裡,堅決經商,成國公也就不再管制他,由他去了。
看著十七歲的賈春玲,董令寬已經心動,試探幾次,賈春玲可不敢再看上哪個男人了,實際她明白董令寬的想法兒,可就是裝聽不出來。
在他們見面的時候,藺簫都是隱身暗中,聽到了董令寬的試探。
藺簫不是貪圖勢力的人,董令寬跟咸陽王洛塵岷相比,還是洛塵岷比較合適。
賈春玲孃家沒有助力,藺簫發現董令寬好去喝花酒,經商後,對賈春玲起了意,也沒有絕了去花魁處喝花酒的行為,雖然沒有進一步的行動,可是藺簫也是不放心讓賈春玲嫁他,總往那樣的地方湊合,久在江邊站,哪有不溼鞋的?
如果有了特別中意的花魁,結果是什麼樣可想而知。
總往女人堆裡扎的,藺簫斷定就是這人好~色。
好色的人早晚得讓有心的女人盯上。
如果賈春玲嫁給董令寬,國公府就是財源滾滾的人家了,一個財大氣粗的國公世子,比一個只有俸祿的世子不定要吃香多少輩。
會不會有人惦記賈春玲的財產?就想破壞賈春玲的婚姻,用上陰謀詭計,算計賈春玲,甚至把她致死,既嫁了一個國公世子,也奪到了天下最多的財富。
為什麼人人都想嫁入高門,高門就是有錢,一個個說的多清高,本質都是最挨千刀,紅塵世界就是離不開錢,人人都想有錢,越裝清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