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人把藺王氏告到了府衙,可一聽說藺王氏是個癱瘓,黃家人只要五十畝地,就會放過藺王氏。
果真藺長遠怎麼就不吐出一畝地。
他才不管藺王氏,理由就是藺王氏與藺皇氏合謀侵吞了藺家公中的全部財產。
最後府衙只有捉拿藺王氏進大牢。
大牢裡還得伺候一個祖宗。
等到秋後處斬就要兩個月呢,府尹大人氣壞了,惱怒藺長遠給他找麻煩。
五十畝地給了黃家不就得了。
府尹圖的省事,民不舉官不究,一個癱瘓沒有人告也就壓下了。
偏生藺長遠就是財迷。
不用藺長青告到府衙,藺長遠侵吞公里的土地一事就被府尹大人提上日程。
衙門來了傳票,拘了藺長遠,藺長青兩家上堂。
藺長庚坐牢呢,他兩個兒子也就上堂,他們都沒有地,吃飯都艱難。
府尹斷案,一家應該分十六畝地多點,由於藺長遠霸佔五十畝地已經二年,府尹就是這樣斷的,藺長青分得十八畝,藺長庚的兩個兒子一人分了九畝,餘下的十四畝就是藺長遠的,藺長遠不服,咬死藺黃氏把家產都侵吞了,可是已經沒有一點證據,藺長遠不能舉證,府尹就這樣判了。
藺長遠是一點兒招兒都沒有,氣得倒仰也沒有理由,只有受了。
藺長遠找藺長青幹仗:“老三!你夠陰損,你暗下口,你算計我!我饒不了你!”
欺軟怕硬,不敢惹藺長庚的倆兒子,人家不認得他是誰,打了他一次就再也不敢了。
藺長庚的兒子有藺黃氏的狠辣,有藺長庚的不要臉,你就沒有什麼可怕的。
欺負藺長青是個老實人,再次的天天來找麻煩。
三年後,藺長青升任戶部侍郎。
皇帝的旨意突然到,今日藺長青是沐休日,現在還是一家四口,沒有一個使喚人。
皇帝賜婚,藺彩薇成為襄王妃。
襄王送了一處宅子給藺長青,一家人才搬進宅子裡,就來了不要臉的藺長遠,求藺長青給他官復原職。
藺長青就就是戶部侍郎,也沒有權利給他官復原職。
藺長遠就訛著藺長青找襄王。
襄王怎麼會伺候他,根本就是討厭他。
求也沒有什麼用,藺長青就是一個實幹的老實人,不貪汙,不受賄,至於他的官藺長青真是無能為力。
藺簫看他這樣不要臉,天天來搗亂,就剩這一個混球了,藺簫得好好地教訓他。
在他多次來藺長青家的時候,馬車就突然驚了,那匹馬跑出去幾十裡地掉下了山崖,藺長遠真的就沒死,重傷致殘,再也就沒有當官的希望。
癱在床上不能動了,就沒有野心膨脹了。
藺王氏進了大牢沒有倆月就死了,沒有能夠上刑場。
就是襄王派人整死的,不讓她給藺長青現眼。
藺長青也就是做了一個面子活兒,把藺王氏給發喪了。
藺長青對這個母親是很寒心的,藺黃氏攆他一家出來,連他們的衣服被褥都不給,積蓄一文沒有帶出來,那才是真正的淨身出戶,幾乎餓死,流落街頭,如果沒有凌小朵二十兩銀子,真是沒有活路了,早就經斷了母子之情。
藺長青的官聲好,只要皇帝不看他不順眼,別人是不能挑出錯來。
羨慕嫉妒恨當然是有,抓不著錯處也是白費,想整人也是辦不到。
戶部是給皇帝管錢糧的,就是皇帝的銀行和糧庫。
這個不貪汙不受賄的把持得可是真緊,皇帝還是挺滿意的。
這一年邊疆作亂,襄王帶兵出征,藺長青調配糧草軍餉,從來沒有這樣負責人的人。
襄王的大軍一鼓作氣打敗韃子,韃子投降納貢,一年一萬匹韃子的戰馬。
沒有充足的糧草沒有充足的軍餉,就是活神仙也是打不贏韃子。